电视塔的小院子周围分外静谧。
静谧得让人心里不安。
除了来自大自然的簌簌风声和鸟儿们的啁啾叫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声音了。
杨风虽然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可一个人呆在这种地方,心里也难免有些发怵。
倒也不是害怕什么鬼啊妖啊魔啊之类的。
而是来自对神秘事物的一种恐惧。
因此,朝电视塔上方仰望了一阵之后,杨风扛着锄头,背着背篓,迅速朝天皇岭的方向走下去。
……
走到天皇岭下面的时候,已经是十几分钟之后的事情了。
此时,天皇岭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由于人逐渐增加,因此,这个小小的山坳里面,也喧嚣了很多。
上山的都是皇岳山脚下的附近村民,有的扛着锄头、背着背篓,跑到天皇岭上面来挖竹笋。
还有的是职业捕蛇人,他们提着蛇皮袋子和捕蛇夹,跑到山上来捕蛇。
另外,还有挖草药的、以及砍柴的、等等。
这个年代,作为大山脚下的村民,自然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要等到十年之后,沿海一带的工厂大量增多,大山里面的年轻人才会越来越少,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和孩子。
当然,此时天皇岭上面的人流量虽然逐渐多了起来,可跟以往下午相比,还是无法企及。
因为,在下午的时候,附近的学校里面都放学了,学生们都跑到山上来了。
自然,山上的孩子多,欢歌笑语也就多。
在三五成群上山的村民中,有下山村的,有水口村,或者是其它什么村的。
在这些村民中,杨风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对于认识的,遇上了,杨风就打个招呼。
对于不认识的,就没那个必要了。
就算你打招呼,人家还不一定搭理你呢。
就这样,杨风扛着锄头,背着背篓,顺着小路一路走到竹林里面,然后,开始寻找竹笋。
……
到处都是新土坑或者旧土坑。
到处都是被挖的痕迹。
找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杨风总算找了几根竹笋。
他找一根,挖一根。
将一根又一根的竹笋从黄泥土里面挖出来后,擦了擦上面的泥土,再放进背篓里面。
由于家里面已经有很多竹笋,都是昨天下午挖的,因此,杨风也没打算多挖。
何况,他本来这次上山的目的是来安葬‘救命恩鼠’的,而不是挖什么竹笋的。
因此,挖个几根,能向母亲交差,就可以了。
时间过得挺快的,此时已经是上午九点多钟了。
杨风不想在山上再耽搁了,于是,他扛着锄头,背着背篓,迅速从天皇岭下山。
常言道,冤家路窄。
此话说得一点也没错。
在下山的时候,杨风碰见了一把手的侄子志娃。
一把手的侄子志娃是到山上来捕蛇的。
他也看见了杨风。
在看见杨风的须臾,这二货的脸一下变红了。
只见他瞪着眼,憋红着脸,怒视着杨风。
好像有什么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似的。
杨风没搭理他。
他不想跟这种人一般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