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重生1996(2 / 2)

因为,他的真实身份已经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徒,而是一个重生者。

没错,杨风是一个重生者。

他重生过来已经快有三天了。

可一直到现在,杨风仍然不敢相信,自己已经重生了。

就好像在做梦一般。

要知道,重生这样的狗血故事,只有后世那些海量般的网络中才会出现。

可现在,居然活脱脱的发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杨风很懵逼。

懵逼得像个傻子。

……

重生之前,杨风的职业是个皮鞋设计师。

他不仅会设计皮鞋,还会打样版。

除此之外,还会皮鞋的各种工艺制作流程,比如拉邦、贴底、打磨、开料等等之类的,他都会。

而且,在重生之前,他还开过鞋店。

并且还跟朋友合伙开过鞋厂。

只是,他命运不济,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老天爷误我也’。

不管是开皮鞋店,还是开皮鞋厂,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

在职场上,这家伙也很不顺遂,屡屡碰壁。

虽然杨风的设计天赋过人,颇有艺术造诣,可是他的情商却很低。

在哪里都不合群。

到了哪里都吃不开。

最后,总是因为缕受排挤,而不得不黯然走人。

“唉,今天是第三天了,看来,老子不是在做梦,是真的已经重生了。”杨风不停的擦额头上渗出的冷汗。

然后,这家伙按照堂姑父的嘱咐,密切注意那些被他认为是可疑的三只手。

……

上午11点30分钟过了之后,赶集的高峰期终于过了。

随着赶集的高峰期一过,店里的顾客自然变得越来越少。

这个时候,大家——不——杨风和另外一个学徒可以歇口气了。

至于师父和师娘两口子,自然是巴不得越忙越好。

“风伢子,淘米煮饭。”师父对杨风说。

“好。”

杨风甩了甩这个年代特别流行的中分发型,然后从墙角提起一个高压锅,跑走到楼上,朝米桶里面小心翼翼的舀了四杯米出来。

接着,他端着高压锅,走到水龙头面前,拧开水龙头,慢慢的淘米。

这个年代什么食物都是天然的,菜是天然的,水果是天然的,大米也是天然的。

天然大米吃起来又有营养,口感貌似也不大一样。

当然,对于从二十多年后重生过来的杨风来说,最重要的是吃得心里放心、踏实。

不像二十多年后,在超市里买的大米,都是些什么有机的、甚至还有什么转基因的。

这样的大米,除了能够管饱之外,对身体是有害无益。

将米掏干净之后,杨风将高压锅放到煤球灶上面。

然后,他将煤球灶下面的圆盖子揭开,用铁夹将里面的废煤灰扒干净,这样,煤球的火就能够燃得更旺。

就在杨风准备洗手的时候,师父又喊他了。

“风伢子,磨刀。”

“哦,好。”

杨风又甩了甩头发,赶紧跑到菜板前,他拿起菜刀,准备去磨。

就在这时,师父大声提醒他;“不是磨菜刀,是磨条刀和撇刀,快点,不要耽误下午的工作。”

接着,师父裂开嘴,呵呵笑着对另外一个学徒说;“呵呵,军伢子,今天的生意还不错,买了八双出去,又订了十多双皮鞋,都是男式,不过,今天的客人都急着要货,所以,咱们今天下午要赶紧把鞋面做出来,晚上再加班,把鞋绑拉出来。”

“那好呀。”这个学徒一边抽烟,一边笑着。

这个学徒叫李军,父母都是龙山林场的工人,他从去年秋天就来这里学做皮鞋了,从资历上来说,他是杨风的师兄。

不过,在年龄方面,他比杨风要小几个月。

所以,在重生前的这一年中,杨风从来不喊他喊师兄,有时,开玩笑的时候,杨风反而要李军喊他喊师兄。

理由是他的年龄比李军大了半岁。

在重生前的这一年,杨风在这家皮鞋店学了整整一年的皮鞋手艺。

后来,他在粤省打了几年工,存钱在羊城的白云学院念了两年书,学的是皮鞋设计。

加上遇到了贵人,终于成为了一名皮鞋设计师。

杨风清清楚楚记得,重生前的这一年,他跟着这个堂姑父(师父)在学皮鞋手艺的时候,在这一年中,脏活累活都是他干。

但师父喜欢的却是这个师兄。

杨风虽然年纪小,但他心里很清楚,师父为什么会偏心。

师父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师兄的家庭条件比他的家庭条件要好,自然,师父喜欢的是师兄,而不是他。

要知道,杨风是典型的农二代,父母都是哈巴农民,一辈子没有什么作为,在村里种田种地,喂猪打狗。

而师兄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

1992年以前,龙山林场属于国营单位,效益很好,工作很稳定,里面的工人很吃香。

那时候,连县城里的女青年都想嫁这个林场里的工人。

虽然随着政策的改变,这个林场不再属于国营单位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师兄的家庭虽然破落,却不是杨风这样的农二代可以相颉颃的。

不过,现在的杨风不是以前的那个杨风了。

他是一个重生者。

走南闯北,什么样的世面没有见识过。

因此,杨风的心里悄悄有了别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