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眼珠一转,问道:“紧要处?难道是要结丹了吗?”
柳修雅谦谦君子,胸中毫无邪念,把王鼎当成了天真无邪的孩童,点头道:“是啊,这位祖师妹虽然修为平平,但是也终于到了关键处,她修行起来讲究稳扎稳打,若是顺利,结成中品金丹,乃至上品,也不愧先师一番教导之恩了。”
王鼎心道:桃花殿又多一位金丹修士,这样就有四个人了.......
他继续问道:“掌门,您是什么品阶的金丹呀?桃花殿的金丹都是中品吗?”
柳修雅见他双眼亮晶晶的纯真无邪,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叹道:“是有上品的。唉,可惜本派长老鱼信约强行练功,导致寿元骤减,现在已经必须靠闭关维持了......”
王鼎想道:“这桃花殿掌门也太没有防备心了,这等长老受伤的消息怎么也能随便告诉我一个外人?要是被有心人听到,不就是说如今的桃花殿只有一个金丹修士了吗?”
柳修雅看着他,微笑道:“小王鼎,你刚才说看书有些疑问,现在我也没有什么事情,你尽可以问了。”
王鼎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说辞,闻言不假思索的说道:“是这里的,您看,这里明明说君子立身首要在于专一,可是第二篇又讲君子要多才多艺,这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经书训诂上,常有这种前后矛盾的地方,此中多是先贤大哲的一片苦心,立意极为深远,王鼎在桃花殿耳闻目睹,深知这种问题一旦展开讨论,那就是无穷无尽的,正说反说都各有道理,那是说不尽,道不完的。
果然,他这问题一出口,柳修雅就双眼发亮,摇头晃脑的道:“好,学而不思则罔,你虽然在我桃花殿的时间不长,但是却懂得从经义入手,这已经暗合我桃花殿的所有修炼的关键所在了,嗯,这一段上,历代皆有明训,古人曰......”
王鼎摸了摸鼻子,心知这一说便要几个时辰了,他装出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实际上只是在苦熬时间,只等柳修雅说完。
两个时辰后。
“是故虽有明训,仍具争议,历代稽考极多,或曰......”
三个时辰后。
“凡道理之辩,莫不是渐而至者,此中载之甚烦者,亦自有理.......”
六个时辰后,柳修雅终于絮絮说完,微笑道:“小王鼎,刚才那一段话勉强可以抛砖引玉,举一反三了,你要是还有问题,尽可以再......”
他低头一看,只见王鼎已经昏昏睡去,呼吸沉细,头垂的低低的,随着呼吸起伏,偶尔还砸吧砸吧嘴,一丝口水已经流了一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