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受伤的缘故,之前那部戏无法在继续拍摄。但因为是剧组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的受伤,所以大导演的心里对热芭受伤这件事儿也颇为愧疚。
所以大导演就用自己手上的人脉关系,给热芭介绍了一个圈内不错的编剧,为她量身打造一个角色,用作补偿。
同时这部剧也给了热芭本人非常大的自由度,一些戏份不是很重要的角色,热芭都可以自行安排。
说白了,这部剧不光是补偿热芭,还准备让热芭收拢一波圈内的人脉关系。
能做到这一步,那位大导演也算是煞费苦心。
昨天热芭就加上了这位在圈内拥有极高口碑的编剧王隽,这两年王隽打造出来的剧,不管是收视率还是口碑都相当不错,豆瓣评分也都在八分以上。
要知道豆瓣这个网站的评分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国内剧加一分,国外剧减一分。没办法,豆瓣从创建伊始就很“媚外”,总觉得国外的都是好的,国内的都是垃圾。
发展了十多年,“媚外”这个属性都没有丢失过,所以经常逛豆瓣的网友都知道这个潜规则。
八分国产剧,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神剧”了。
而且王隽的剧,不存在刷分的情况
一些流量演员出言的剧,工作室都会组织粉丝刷分,同样黑粉也会去刷低分,双方拉扯之下,这部剧的真实水平也就无法判断。
热芭现目前也是一个流量小花,演技其实还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出演的剧集评分也很低,豆瓣平均分更是只有五点几。再加上前些年工作室弄了一波骚操作,给了热芭一个她本没有资格拿的奖项,导致热芭遭到了铺天盖地的群嘲,还被网友戏称为了“水后”。
热芭自然是想要摆脱这个名头的,奈何工作室对此却并不上心,依旧不停的给热芭接取各种无脑的傻白甜剧本。这种剧本不管怎么演都很难体现演技,再加上剧情一堆bug,登录网络播放平台后,各种影视区的u主就开始了爆笑解说,越发的拉低热芭的路人缘,同时加深了路人对于热芭没有演技的认知。
本来这次跟大导演合作是一个很好的重塑机会,结果一场意外葬送了这次机会。好在大导演明事理,把王隽介绍给了热芭。
王隽这种等级的编剧,热芭其实还很难接触到。
一番交流之后,热芭也感受到了什么叫专业的编剧,哪怕只是粗浅的剧情大纲,都不存在明显的bug,逻辑关系非常的扎实牢靠。再想想自己这些年拍得所有剧本,那个不是一堆的bug。
不愧是金牌编剧呀。
王隽给了热芭两个选择,一个是他手中本来就有的本子,是一个描写都市职场的局,这两年因为“女权”的崛起,类似的剧本很吃香。尤其是去年的“都挺好”,更是把都市女强人的形象做了一波强化,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王隽专门为热芭创造一个剧本,不过这样的话时间上就会拉长,说不定一年半载都看不到剧本。毕竟慢工才能出细活,半个月一个月就写出来的剧本,不说垃圾,但绝对好不了。
热芭跟工作室商量了之后,决定选择第一个剧本。
现在网上很多粉丝都希望热芭能够转型,不要在继续拍一些古装偶像剧,因为同类型的演多了会定型,那时候再想转型就很难了。
而都市女强人的形象跟热芭自身也非常契合,一旦演好了,摆脱“水后”这个头衔应该没什么问题。
工作室已经开始物色男主角,这个角色的人选热芭只有建议权,没有抉择权。
但剧本中还有一些角色,热芭是可以直接敲定人选的。
其中一个角色就让热芭觉得,完全就是在描写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