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里没个老人呢!
在场还有一些老人,此刻心情颇为激动。
若不是家里缺少劳力,他们一把年纪哪会出现在庄稼地里。
“这个嘛…”
范本沉吟了一下,道:“既然你知道百姓村有这项养老福利,那也应该清楚,这只是本少爷赐予封地子民的福利,跟征用土地没有关系…”
“少爷,我们闵黄村的村民也想成为少爷的子民。”
刚才发问的老人激动大喊,打断了范本的话,而后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双膝跪下,拜伏在地。
农户们见状,也是纷纷跪下。
“老爷子,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范本心头震动,上前将老人扶起。
老人并未死缠烂打,被扶起后开始诉苦:“我们闵黄村苦啊,家家户户吃了上顿没下顿,少爷你是不知道…”
老人越说越激动,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范本无奈,只好说道:“好好好,养老福利给你们行了吧,至于封地,还是算了吧…”
谁知道他还没说完,老爷子又开始哭诉。
一些赶来的小孩也跟着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范本一瞧,是大人们指使的。
百姓村的事在中心镇周边的十里八乡都传遍了,虽然没能进去,但还是有不少消息传出来。
先不说这些消息是真是假,就封村这个事,就让其他村羡慕得不行。
因为这说明百姓村有人罩着,安全无比。
看看那些拦着不让进村的士兵,个个红光满面,身强体壮。
光吃菜可吃不出这精神面貌,可见传闻不虚。
那背后的主子,确实是富得流油。
据说那炒粉摊,就是人家的。
谁不想跟这样的主子?
那些从外地流浪、逃亡到中心镇的人,现在都不考虑去哪安家了,直接去百姓村。
在得知眼前这位少爷就是百姓村背后的主人之后,农户们心思都变了。
其他都是次要的,这子民身份才是重中之重。
只有子民,才会受到重视。
还有一点,上次黄二叔家的二丫回来,还带来了豆芽的培育技术。
村里已经有人在尝试。
因为不确定能否卖出去,所以规模都很小,基本上是小打小闹。
而百姓村那边,可不会担心这些,人家少爷可说了,有多少收多少。
少爷,不就是眼前这位吗?
范本并没有考虑太多,很快就答应了,顿时现场一片欢呼。
至于‘封地’一说,早在前朝覆灭后就没了说服力,不过范家作为景阳郡一大势力,要把一村之地当成自己的封地,就一句话的事。
闵黄村和百姓村一样,不属于任何势力,因此也不会有人反对。
他考察过这一带,地形地貌都很不错,无论是开作坊,还是建设军事基地,都用得上。
设为封地更方便他行事。
他准备在这里种植棉花、橡胶树,以及各种各样的热带水果,把这一带打造成一处果园。
而百姓村那边,种的则是土豆、红薯、杂交水稻等高产农作物。
当然,光靠他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他还要把土豆、红薯等高产农作物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只有大家手有余粮,他的商业活动才能展开,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狂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