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北望司徒家派人找到了许家。
香皂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司徒家不可能不知道,用屁股想都知道该怎么做。
司徒家的人一听说武周家前几天就拿到了香皂的制造方法,顿时变得紧迫起来。
许绍雄做不了主,便派许阳去找范本问询。
许阳现在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范本的院子,恨不得早中晚都去一次,带上自己的碗筷。
别问,问就是去蹭饭。
自从吃过范本给的炒菜之后,家里的饭菜突然就寡淡无味了起来,就像一个第一次吃上盒饭的穷孩子,念念不忘,时时盼望。
他想顿顿都能吃到,但不是每一次去都能赶上饭点。
有时候上山,他都特意拖延到饭点,就为了蹭顿饭。
他甚至大胆的向范本提出想要买下一套炒菜工具,可惜被范本拒绝了。
正当他失望之时,范本却突然提出往后每到中晚都会派人给他送饭。
这可把他高兴坏了。
这样一来,他就不用舔着脸上山蹭饭了。
挺不好意思的!
也是在这时,范本才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为什么非得把整套炒菜工具推出去?
虽然这样一来往后炒菜的成本会变低,但初期成本实在太高了,寻常百姓恐怕不舍得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粮食。
既然家里做不了,偶尔去外面吃一顿好的,总没问题吧?
自己直接开个炒菜小摊,开启‘外卖’模式岂不更妙?
这样的话,有条件有意向的会主动问起怎么搞到炒菜工具,直接省去了推广的环节。
给许阳送餐,也算是对他带来灵感的回报。
自从范本答应准时给自己送餐后,每次一到饭点,许阳都会守在收餐的院子里,望眼欲穿。
后来,被他父亲撞见了。
许绍雄看他吃的菜跟平常家里做的完全不一样,还有股诱人的香味,忍不住尝了一口。
这下,许绍雄也迷上了。
范本送的餐,也从一份变成了两份。
听到许阳带来的消息,正在为粮食的事情发愁的范本顿时知道机会来了。
别看他搞了那么多作坊,动静闹得挺大,其实盈利能力并不强。
这一点,短时间内很难改善。
原因是规模还太小,原料有限。
就比如榨油厂,需要用到大豆,而中心镇周边的村落种植大豆的农户虽然不少,但都是小规模种植,所产的大豆十分有限。
再比如铁匠铺,效率太低…
与他每天消耗的粮食相比,这些作坊目前的盈利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且随着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天的粮食消耗量只会越发惊人,目前的日消耗量已经接近万斤,光靠范许两家的香皂买卖,越来越难以维持。
司徒家的到来,其实在他的意料之中。
与其说这个机会找上门来,不如说他在等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