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价,每分钟一块钱,而且是双向收费。
接下来的时间,陈东准备再跑一趟和田市,争取赶在儿子们来之前,多积累一些本金,多囤一点水果。
……
而在另一边,陈子健刚刚下班回到家里,最近他总是有些心不在焉。
缘由嘛,倒不是他自己的问题,而是出在了他那个不太省心的老爸身上。
从小到大,父亲陈东在他的眼里就不是个安分的人。
年轻的时候,老爸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趁着年轻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而是选择自己创业。
他摆过地摊,搞过小吃店,收过废品,甚至还与人合伙开过饭馆,钱倒是挣了一点,但就是不太安稳。
记得在他刚入学那年,饭馆好像出了卫生事故,家里也跟着赔了不少钱。
那段时间,家里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还是母亲从外公家借了钱回来才度过难关。
从那以后,老爸就再也不说什么“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之类的话了。
之后,父亲找了份邮递员的工作,一直干了五年。再后来,家里有了点积蓄,又在外公的支持下开了家粮油店。
粮油店的生意还算不错,虽然赚不了大钱,但也一直安安稳稳地到了年初。
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些令人淬不及防了。
也许是当上了爷爷,父亲突然间又有了折腾的想法。
全家人拗不过他,再加上外公的支持,于是老爸决定去外面闯闯,想扩大一下粮油店的生意。
本来这是好事,按照外公的原话:“你爸安分了这么多年,也算是磨练出来了,出去看看也没坏处,说不定真能趟出一条路来。”
可惜天不遂人愿,外公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就在上个星期,老爸一封加快信寄到了家里,信上说找到了一条好商机,还缺三千块钱的口子,让家里人帮忙凑凑。
当时他就怀疑父亲是不是赔光了本钱,想借钱翻本,因此建议缓缓再说。
不过没什么用,最终家里还是给老爸的银行卡转了钱,其中大部分都是找亲戚们借的。
想到这里,他就一阵心烦,万一这次老爸的生意真的完蛋了,那他们家绝对是伤筋动骨,搞不好连粮油店都得关门大吉。
实在是太冒险了。
“咔嚓…”
正在此时,开门声响起,原来是李静接孩子回来了,只是没想到老妈也跟着来了。
陈子健赶紧上前去接过儿子,然后对着母亲问道:“妈,你怎么来了,店里谁看门啊?”
陈子健结婚后就在家里附近小区贷款买了房子,两家虽然在同一条街上,但来回起码半个小时。
王萱平时又要带孩子,又要看店,一般很少过来。
“没事,我让子鱼看着呢,等会就回去。”子鱼是家里老四,今年刚上初中。
李静这时插话道:“老公,爸今天打电话回来了,妈有话想和你说。”
陈子健心里咯噔一声,生怕担忧成真,于是连忙问道:
“妈,我爸他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