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故园无此声(2 / 2)

“什么!”寇延愣了一下。

历史上寇准这次被罢相,应该是在天禧四年,也就是明年的。

当时真宗赵恒枕着内侍周怀政的大腿,突然说:“与之谋,欲命太子监国。”

这话的意思是,我想和你商量个事,我想让太子监国。

周怀政听见官家都说出这话了,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啊,便把这事告诉寇准了。

然后寇准大喜过望,当时就进宫面圣了,最后得到真宗应允后,这才找了杨亿帮忙起草诏书,请太子监国。

要知道,请太子监国,这可是国之大事,万万不能走漏一点消息的,不然这事十有八九成不了。

所以人家杨亿是守口如瓶。

可咱寇相公却有个毛病,好喝酒。

他一时喝了酒后一时兴起,席间说漏了嘴,这事便被丁谓知道了。

然后丁相公坐着女人的轿子,跑宫里去亲自面见刘娥后,一同找了真宗皇帝。

最后,咱这寇相公的诏书还没发出去,就被稀里糊涂的罢相了,而从这开始,寇相公是一贬再贬。

这便是事情的大概经过了。

现在才天禧三年,寇准就被罢相。

难不成这事提前了?

寇延想到这,突然腾地一下跳了起来,说道:“我知道了,原来是他!”

寇延突然想起了昨天晚上,那个提前离开的男子,如今看来他十有八九是出去偷偷报信了!

大意了啊!

寇延原以为寇准到明年才会有罢相的危机,却没想到今年提前来了。

“圣旨怎么说的?我父亲是不是被罢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寇延问道。

“公子,你怎么知道?”

寇延没有回答,而是叹了口气,说道:“看来果真是提前了!”

历史上寇延就是按照这样流程走的。

公元1020年(天禧四年)寇准罢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

后又降为太常卿、知相州,徙安州,贬道州司马。

公元1022年(乾兴元年),又被贬逐任雷州司户参军。

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闰九月初七日,已徙衡州司马。未赴任,死于雷州,终年六十二岁。

这就是之后寇准的一生了。

如果寇延现在不去做些什么的话,那寇准就真的离抑郁而终不远了。

可这个时候,寇延能做什么呢?

他什么也做不了。

因为寇延知道,这还没完呢。

寇准这事不过是个开胃小菜而已。

再过几日,宦官周怀政才会上正菜。

周怀政知道吗?就那个告诉寇准,真宗想让太子监国的内侍。

他将会试图发动宫廷政变,目的是杀丁谓、废刘皇后,预立太子为帝,奉真宗为太上皇。

不过这事的结果是悲惨的。

主要是周怀政的同党太不可靠了。

杨崇勋和杨怀吉竟然私下后悔,向雷允恭告发了,然后雷充恭与曹利用讨论后,在半夜将周怀政逮捕,最后真宗下令斩杀了周怀政。

这件事,史称「乾佑天书」案。

此案牵连多人,朱能恐惧,因此起兵造反,兵败自杀,追随朱能的军官刘益等十一人被钉在木桩上三天三夜,再砍下四肢,最后斩首。

寇准也因此接连被贬安州、道州、雷州,女婿王曙、枢密副使周起也被外放。

所以,如今寇准这事还叫事吗?

人家周怀政干的才是大事啊。

不过瞧着眼下这时辰。

如果寇延没猜错的话,周怀政一定还在权衡利弊中。

可是寇延能阻止周怀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