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夫复何求(2 / 2)

“太子可知为何?”李迪突然问赵祯。

赵祯道:“爹爹让公子陪侍讲席。”

李迪点点头,然后说道:“我听闻寇公子已经拜了杨文公为师,那你单日听杨文公教导,双日能来便可。”

李迪替寇延考虑的还是很周全的。

其实官家安排寇延来陪太子学习,乃是很大的恩宠了,除了寇延,这天下士子再无他人能有此殊荣了。

这其中深意,除了由于寇准的面子外,未尝不是想重点培养一下寇延,为大宋以及大宋未来的官家储备人才。

反正不管怎样,大宋朝最顶尖的两个官二代就这样相识了。

这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俩就是彼此的同窗了,而这同窗之谊在将来无论对寇延还是赵祯,都是会是笔宝贵的财富。

接下来,寇延便在赵祯身后入座,从今日起正式陪侍讲席。

李迪大体讲了下近期的学习计划。

比如前几日真宗赐给赵祯的《元良述》、《六艺箴》、《承华要略》十卷、《授时要略》十二卷等,都是需寇延陪同赵祯共同学习的。

这让寇延又是千恩万谢。

这些书都是古人智慧的精华,旁人别说是有老师教了,就是读也没地方读的。

……

时光荏苒。

李迪毕竟是饱学之士,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都有很深的见解。

这一天下来寇延受益匪浅,而且和赵祯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这才是人生啊。

吃穿不愁,还能陪太子读书。

有温饱又有理想,夫复何求啊?

是啊,夫复何求啊

这话许是被宋氏听到了,当寇延刚回到寇宅的时候,便被娘亲宋氏叫了过去。

宋氏很简单明了的告诉寇延,夫复究竟何求——求个替他操持家事的大娘子。

宋氏最近正张罗着给寇延找媳妇了,其实之前宋氏也给寇延说过几门亲事,但由于寇延的名声太差,所以一直没找到满意的大娘子。

如今又不同了,自从寇延沉冤昭雪后,宋氏的心思自然又活络了起来。

尤其是这几日还来了许多媒婆,在给宋氏的洗脑下,她更是越加的上心了。

这不寇延刚到门口,便瞧见宋氏急匆匆的出来迎他:“你怎么才来啊。”

“路上我碰到了爹爹,同他讲了几句话,娘亲喊我来有事吗?”

“自然有事啊,明日我同人订在了保康门的白家酒楼,你去了可要把握好分寸,别失了礼。”宋氏嘱托道。

“什么?保康门的白家酒楼?我去那里干嘛?”寇延愣了一下。

“自然是相亲啊。”

“相亲?”寇延惊叫一声。

宋氏瞧着寇延好像不太愿意,忙道:“你放心就好了,只是让你去瞧瞧的,若相不中,也已经给你准备好彩缎了。”

在汴京,男女双方见面,男方若是中意,则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是不中意,就送女方两匹彩缎,名曰“压惊”。

通过宋氏给寇延准备了彩缎可以看出来,这次相亲虽说不是走过场,但起码不是硬性要求的。

只是寇延最近很忙的。

他正在努力充实自己的阶段。

这段时间对他来说至关重要,这决定他将来能走多远的。

再者说,杨文公虽不是每日都来,但是他也需要空余时间来温习功课的。

所以寇延是有心拒绝的。

不过,他瞧着宋氏那期待的眼神,这话到嘴边却又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算了,不如去瞧瞧吧……”

寇延其实也挺好奇大宋的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