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卫戎走出大帐,乐成立即迎了上来,对卫戎道:“苏忽倒是硬气,可惜手下个个都是软蛋,一番酷刑过后全都招了。”
卫戎颇感兴趣地看了看乐成,问道:“究竟什么个情况?”
乐成道:“咱们边走边说。”
说完催动大军回程,他跟卫戎双双跨上战马。
卫戎从乐成口中得知,高句丽现有人口三百多万,骑兵十五万,其余兵马包括各地城防算在一起不下于二十万。也就是说,高句丽的总兵力不少于三十五万。
这还是平时,若是战时怕是兵力不会少于五十万。
听到这个数字,卫戎感到后脊背一阵阵冒冷汗。
恒国三个州在一起才七八百万人口,今日收回了辽东五郡大部,总人口也不会高于一千万,兵马更是少得可怜。破虏军算是骑兵最多的,才七八万人,步兵总计六万有余。
神都军十万多,神策军和神驰军分别只有三四万人,神华军八万人左右,总数加起来未必比人家高句丽兵马多。
若是与高句丽开战,卫戎自信举大恒之力足以灭掉高句丽,只是灭高句丽之后,必将国力衰微,不足以与中原各国抗衡。只怕到最后就像隋炀帝一样,高句丽未灭,反而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看卫戎陷入了沉思,乐成笑道:“少主不必多虑,灭一国需思虑周全,不可急于一时。高句丽虽强,终是弹丸之地,非我中原可比。只要少主励精图治,三年之后,当可横扫天下。”
他说这话也不完全是拍马,他清楚地知道,卫戎自改善耕作之法,鼓励农民开荒种地一来,整个大恒的粮食收成增加了将近六成,幽州关内各郡的粮食产量更是足足翻了一倍。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国富民强指日可待。
卫戎嘿嘿一笑:“辽东几郡主要还是靠你了,短期内不要与高句丽冲突,我给你带来的那些学生一定要人尽其才,好好用。另外要招兵买马,把兵给我练好了。”
“不敢有负重托!”
乐成自然知道卫戎把他放在辽东的深意,只有他稳住了辽东,中原各州才能稳如磐石,不惧晋国、宁国的威胁。
没有了后顾之忧,以卫昀的才能,中原几国谁也不惧。
只是少主这时候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乐成认真地看了看卫戎,问道:“少主如此说,是要返回中原了吗?”
卫戎嘿嘿一笑:“乐将军聪敏过人,果然什么事都瞒不住你。”
他微微顿了一下,对乐成说道:“这次被高句丽人袭击,也说明咱们辽东的防卫还不够完善,尤其是辽东郡千山一带地广人稀,高山深涧,防卫力量更是薄弱。”
乐成道:“属下正在想,要在连山关构筑城堡,设重兵守卫,这样便能与西安平的崔将军呼应起来,不然的话,崔将军在那里极容易腹背受敌。”
经历摩天岭之战后,卫戎是萌生了这个想法,只是并未想明白,只是隐约觉得在连山关有重兵的话,高句丽的兵马应该不会轻易潜入。
乐成寥寥数语便把这事说得明明白白,确实很有战略眼光。
卫戎点点头,道:“用钱的地方只管说,我现在有的是钱。”
当日晚间,卫戎一行抵达辽阳,在乐成等一班部下的簇拥下回到了城里,就在乐成的将军府里,与众将痛饮,过了亥时方散。
第二日卫戎起身用了早膳,便领着乐成精心挑选的三千骑兵直奔阳乐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