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奎沉默不言,他早知道朱由检不会这么轻易放过自己。
”明日,要是你比普通庄户割的少,呵呵,“
朱由检面带微笑,皇上病好不过三两日,便已恢复往前的嗜血残忍杀人如麻。
“国丈也知道,眼下非常之时,建设和谐大明全靠你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实不相瞒,不止是你,就连从没下过地的王承恩,高文彩他们,明天也要下田割麦。“
”朕把丑话说到前头,若是你割麦割的少了,咱们便新账旧账一起算,让镇抚司的番子们来帮国丈割,当然,那就不是割麦,而是割脉了,你懂朕在说什么吗?”
“懂,臣懂。”
周奎抽泣不止,求生的欲望驱使着这个老人奋力挣扎,为了活着,他什么都愿意做。
“不知礼数的老东西!还不赶紧给皇上谢恩?!”王承恩站在旁边,抬脚踹在周奎背上。
“臣叩谢皇恩!臣叩谢皇恩!”
周奎翻滚了几个跟头,很快爬起来,将那本随身携带的宋版老黄历被攥在手心,几颗枯黄老泪溅落在泛黄的书页上。
朱由检没有阻止王承恩,去年京师叛乱,王承恩为保护周皇后与公主,差点被周奎杀死,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踹他两脚也是应该的。
然而朱由检上前扶起丈人,和颜悦色道:
“丈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说是不是呢?“
周奎匍匐在地,泪如雨下,连连向他女婿叩头。
朱由检双眼猩红,眼眶湿润,微微叹息道:
”崇祯十六年八月,建奴寇边,朕带头募捐,你一毛不拔,而今大明有难,你却要搭上身家性命,当年丈人富可敌国,却舍不得家产,为何?“
朱由检意味深长道:“朕知道,你不过是想保命而已,生于乱世,人如草芥,只有银子才能让人感到心安,“
”贪生怕死,人之常情,朕现在想明白了,所以不怪你,这次若大明能渡过此劫,你若是能活下来,朕还是让你做你的国丈爷,”
朱由检说罢,令周奎先行下去,转身让王承恩准备笔墨纸砚。
“皇上要练字吗?”
崇祯皇帝一手魏碑练得很不错,颇有些王羲之米芾的风骨。
“不,朕要写一份演讲稿,为明日夏收准备,”
正当朱由检梦笔生花文思泉涌在宣纸上筹划明日郊外誓师动员时。
锦衣卫百户燕啸军不顾卫士阻拦,闯进行宫,气喘吁吁:
“皇上,不好了!刘芳亮来了!带着朱常渭的圣旨,来诏安,准备烧咱们的麦子!”
朱由检顿时感觉天晕地旋,差点摔倒在地。
“藩王军呢?看守麦田的两千藩王军呢?”
燕啸军顾不得擦拭脸上血污,肩膀处鲜血直流。
“一部叛变,一部被杀,藩王大部分逃走,只要几个还带着残兵与流贼死战,被围住了,”
朱由检喃喃自语。
“朕不该信这些藩王,他们和东林党是一伙的,朕应该早些出城,朕不该信······”
噗嗤一声,鲜血从他口中澎涌而出,王承恩吓得大哭起来,连忙对燕啸军喊:“快去找吴又可!“
燕啸军刚要动身,被崇祯皇帝喝止。
“不要乱,不要乱!扶朕起来,不要让别人知道朕刚才吐血,立即召集中卫军,全部出城,去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