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剑眉飞扬,怒道:“你是说老营会欺骗朕?还是说建奴只是偶然出现在山西的?”
牛金星额头渗出冷汗:“眼下山西商路断绝,朱由检如何能知道建奴南下?再说,鞑子每次入寇明国,都有一支要从山西破关,”
“是啊,老子觉得这只是巧合,不必担忧。京师那边,银子,封赏,一个也不会少咱们的。咱不用自己吓自己!几个白甲兵而已,就是济尔哈朗带兵过来,老子也把他们杀光!”
这趟和牛金星出使大明,让刘宗敏渐渐看清了自己宿命,他现在在顺军高层越发受到排挤,只有和牛金星共进退,或许才能保住性命。
闯王当然不会相信这是什么巧合。他怀疑牛金星刘宗敏两人已被朱由检收买,否则为何这厮从京师回来后就一直为明国说话。
不过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皮的时候,这次顺军进攻山·西受挫,高层已经开始有了裂痕。
好不容易收服了宣大,却发现也是个乱摊子,不仅没能补充粮草物资,还要不停朝里面砸钱。
和几年前相比,李自成现在威望已经大不如前,所以不适合再搞清算了。
只有从朝廷获得真真切切的支援,才能渡过难关,继续陕·西河·南各地的基础建设。
用所谓发展来解决表层以下的问题,将一切问题推延到最后,如同将火山山口堵住,这不仅是后世天朝饮鸩止渴的幻想,现在也是李自成幻想中的并不存在的救命稻草。
这根稻草现在就在眼前,便是明国抛出的和谈条件,为了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他们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只不过问题本身就在不断发展,不去正面解决,问题只会越来越多,最后将发展本身淹没,到时发展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宣大镇以东,上万藩王军寸土不让,无数流民被明国藩王鼓动起来,像蝗虫一样掠夺有限的资源。
西边济尔哈朗麾下镶蓝旗也是个硬骨头,松山之战,镶蓝旗出力最多,想对付这支劲旅,绝非易事。
河南陕·西的那几门红夷大炮还没运来,现在和火器犀利的清军对阵,怕是胜少败多。
“趁建奴势单力薄,只有一千多人,老营倾巢而出,一举击溃,以绝后患,”
李自成眉头微皱,牛金星所言,不失为一种办法。
“接着说,”
牛金星见闯王心情转好,知道他也有攻打清军的想法,连忙道:
“山·西非久留之地,姜王两人,皆非善类,朱由检诡计多端,京师城墙高大,一时难以攻下,臣从京师返回,明军还在兴修堡垒,咱们粮草即将告罄,没必要和崇祯死磕。眼下明国并未撕毁盟约,还在给咱们银子封赏,鞑子已经下手了,除了这一千人马,后面不知还有多少人在等着咱们···……”
李自成脸色阴沉。
“你有多大把握?”
“鞑子南下掳掠,收获不小,早已没了死战之心,抢了他们,银子粮食正好给咱们充作军用!”
众将纷纷点头,与其千里迢迢,攻打京师,不如围歼这股鞑子。
“只要彻底灭了这伙建奴,朱由检便不再幻想,那剩下的一百那十万两银子,他不给也得给。”
“还有咱们新近招降的宣大明军,不能让他们每天白吃白喝,每天吃喝不愁,不能让他们闲着生事,闲的久了,早晚要生祸端,正好用他们来对付鞑子,让他们上,去当炮灰!”
众人纷纷表示附和,赞同牛金星的主意,他们对投降明军早有不满,为了防止降军复叛,大顺要花费更大代价去安抚他们,给银子,发粮草,尤其是宣大投降后,因为人数太多,已经渐渐成为尾大不掉之势。如果再不对其改编整顿,将来必定成为大患。
李自成下定决心,众人又商议一些细节,最后决定让牛金星率两千老营留守大同,其余人马全军出动,前往宁武关,迎战清军,灭掉佟养性这包衣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