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军高层经过一番激烈争论,最后决定接受明国的册封条件。
朱由检提出的议和条件听起来匪夷所思,不过仔细想想也是合情合理的。京师与北方商路受阻,京师供给不能得到保障,建奴威胁越来越严重,朝廷能打的军队几乎丧失殆尽,除了仰仗顺军,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朱由检给出的条件是,让顺军协助维持北直隶商路畅通,以此来换取大顺在陕西、山西统治的合法性。至少皇帝会承认他们的合法性,当然,朱由检还要给他们一百八十万白银作为军费。
建奴主力在宁锦方向,山西一带势力薄弱,而且多半是些包衣阿哈。
在李自成眼中,建奴不过是些蛮夷,和蒙古人没啥区别,战力平平,虐虐明军还可以,和顺军交锋那就是自不量力了。
六月十六日,一百名老营骑兵由大同出发,沿宁武关向西,沿途剿灭盗匪。
李自成对这次剿匪行动颇为重视,出发之前,特意叮嘱,要他们务必多多斩获首级,明国按首级记功,一颗鞑子脑袋可以换三十两银子。
骑兵带足口粮,每人都是携双马,以短弩,顺刀、三眼铳等武器。
五骑一队,依次进发,前后两队相距不过三里,这样便能将战线拉得更长,遇有贼情,骑兵之间可以燃放狼烟警告。
一百骑兵的掌总名叫李定国,他是张献忠义子,姓张,因为穿越者介入,张献忠鬼使神差派他到陕·西,来当顺军做卧底,两年下来,渐渐成了李岩心腹,改名为李定国。
离开大同后,老营精锐沿太行山脊,交替掩护,昼伏夜行,向西疾行而去。
李定国年龄虽小,然在顺军中却是战功赫赫,洛阳之战、襄阳之战,以及最近的宁武之战,他都有参与,而且立下了战功。
“路上肯定会遇上鞑子,听说鞑子比明狗难对付,那也不是咱老营对手!”
李定国扬起顺刀,指向前方一片密林。
与此同时,驻守宁武关的镶蓝旗固山额真佟养甲,派出五十白甲,由宁武关出发,急速向宣大两镇前进,他们的目标不是剿匪,而是要哨探顺军在山西的兵力部署,为大军劫掠山西做好准备。
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五日后,吕梁山南麓。
小旗官李建率五名哨骑沿着密林徐徐前进,苍山暮色,天寒路远。
“二狗子,招子放亮一点,这一带山贼众多,咱闯字营的老人,要是被毛贼劫道,那就·…….”
“那啥,大水冲了龙王庙?”二狗子咧嘴笑。
李建正要骂人,忽然勒住缰绳,令哨骑下马。
他随闯王走南闯北,可以说是百战余生,战场经验极为丰富。
“大哥,咋了?”
二狗子从马鞍滚落下来,小心翼翼望向四周,二狗刚从战甲提拔上来,成为最精锐的夜不收哨骑,武艺高强,第一次参与这样的任务,不免有些紧张。
“奶奶个腿,莫瞎咧咧!都小声些!”
李建轻踹二狗子,手指放在嘴边,示意众人不要言语。
一片茂密的松树林迎风招摇,发出呼啸风声。距离松林百十步外,暗褐色的巨石映着夕阳,发出诡异光芒,尽管只是一点寒光,李建也知道那是顺刀刀刃发出的光芒。
李建脸颊上的刀疤微微泛红,扬起三眼铳,手心渗出汗珠。
“林子里有人,把马拴起来,随我过去!”
五名老营精锐见状,纷纷举起手中火铳短弩,一线散开,缓缓逼近松林。
距离树林五十步时,李建站住,示意几人稍稍后退,昂头大喊道:
“哪儿的点子不要命了,敢在这儿撒野,老子数三下,都给老子出来,一!二!······”
山风停歇,寂静无声,林中传来悉悉索索响动。
“低下!”
话未落音,”嘣嘣”弓弦声,与此同时,这边三眼铳短弩发射出去。
片刻便有两人倒地,一人被射中脖颈,血流如注,倒地抽搐不止,另一人胸口中箭,箭镞撕破穿在他身上的三层铠甲,刺入肌肉,还好不是致命伤。
李建扬起盾牌,大声呵斥躲在岩石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