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要抓紧,漕运改革也要抓紧。
次日早朝,朱由检提出了改革漕运方案,精简漕运,撤掉官吏,将漕运转包给商人们。
漕运糜烂不堪,官员们贪污克扣,漕兵生存艰难,每年冬天都有人冻死,改革刻不容缓。
当然,大明还有很多刻不容缓,当刻不容缓变得很多时,所有事情都不重要了。
京师全靠运河维系,这条生命纽带现在却变得岌岌可危,若想控制京师,不得不控制运河。
从长远来看,未来必然要用海运代替漕运,杜绝运河沿线的层层盘剥,提高运输效率,还能为海军提供人员基础。
皇后太子被杀,几位大臣抄家灭族,君臣之间信任彻底没了,只有不死不休的仇杀。
“今日,朕要赦免一人,”
除兵部尚书张国维,户部尚书倪元璐,为数不多的几个忠直大臣,其他人都低着头不说话。
朱由检每日在皇极殿早朝,群臣必须四五点钟就爬起来,忍受酷寒穿越半个京城来他面前挨骂,让人忍无可忍。
皇上近来的种种举措,可以说是人神共愤,陈演已经派塘马去辽东,向吴三桂报告京城发生的变动。
这位山海关总兵估计要冲冠一怒,率兵南下,不过不是为红颜,而是为他的辽饷。
朱由检不在乎这些,他现在想的就是要京师局势混乱,就是要等那些反对自己的势力主动跳出来,然后将其一网打尽。
“朕决意,南京工部右侍郎毕懋康恢复原职!即刻进京!”
言官曾攻击毕赣康滥用职权,鱼肉乡里,其时明军辽东大败,朱由检心中烦闷,也没有派锦衣卫细细核查,便将此人下狱论罪。
毕懋康乃是著名的火器专家,此人曾在北京王恭厂负责火器研制,尤其擅长制造各式火铳,著有《军器图说》,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爆炸,此人侥幸未死。
《军器图说》介绍各类火器制造,将鸟枪用火绳点火的装置改进为用燧石作发火装置,相比火绳枪,燧发枪对环境适应能力更强,不论刮风下雨都能射击。不过因为大明财力有限,即便是有先进的火器,也没有财力进行全国推广。
毕懋康算是火器专家,他今年七十多岁,其子毕抚坚对火器亦颇有研究,朱由检决心把他召入京师。
“毕赣懋年事已高,其子恭顺贤良,可堪大用,朕决意召集他们父子来京城。”
张国维表示皇上英明,朱由检现在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表示赞同,铁了心对皇上效忠。
其他人则表现得不屑一顾,尤其是六部阁员。
同为六部,北京的六部就特别歧视南京六部,在他们看来,只有自己才能算是国之干臣,而南边的那伙人,只是闲职而已,每日游山玩水流连笙歌,算是哪门子六部!
现在又冒出个什么毕抚坚,太扯淡了。
调这样一个无名小卒进京,对各位大佬利益丝毫无损,所以除张国维倪元璐等人外,没人赞同,也没人反对。
“那就劳烦王公公去南直隶跑一趟,速去速回!”
王承恩跪地领旨,脸上却有些为难之色。
“皇上,若南直隶不放人,奴婢恐误了皇上大事。”
崇祯想了片刻,觉得王承恩的担心不无道理。
“厂公方正化,辟邪剑谱葵花宝典已经练成,天下无敌,南直隶的那些老朽们,还敢反了不成?让方正化和你去,再带上几个番子,气势足一些,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