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初年,汤若望北上来到京师,他是个浪漫主义者,与唐朝诗人李白、李贺,本朝徐渭相似,他曾立志成为一名宫廷画师,专攻人体图,尤其贵妇人画······
从春宫图画家转为福音人士,好色之徒得到宗教感化,传播主的声音,这不啻为耶稣神迹。
晚明时期,天主教盛行,其中不乏谙熟儒家经典的明国士大夫,如徐光启,孙元化等。
这些士大夫左手四书五经,右手新约旧约,张口耶和华,闭口孔子曰。
中西两开花,其乐也融融。
汤若望在京师的传教事业顺风顺水,几位诰命夫人出于对传教士的爱慕,常出没教堂之中,坊间流传着有不少教会风流韵事。
“几月不见,不知京城菜肴可合胃口?大人还在吃蜗牛吗?”
王承恩笑盈盈打量着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脸上露出猥琐笑容。
“谢谢公公关心,已经不吃了,”
传教士在胸前画了个十字,他喜欢吃蜗牛已成为京师官场的八卦。
汤若望看着王公公那眯缝的小眼睛,竖起的兰花指,油腻的笑容,不由感慨。
“主啊,便是在风气开放的亚平宁半岛,也不会有男人对绅士做出如此伤风败俗的举动啊。”
汤若望历经天启崇祯顺治康熙两朝四代,擅长历法,数学,对火炮铸造也有一定心得。
明末清初来中国传教士大都以军事专家的面目取得统治阶层信任,如南怀仁、利玛窦等,汤若望也不例外。
这些传教士军事素养、火器制造水平普普通通,火炮火枪队列战阵黑火药之类的黑科技,朱由检是不指望他们教授多少的。崇祯皇帝最看重的,是德意志人对历法的研究。
明末多灾,水涝,旱灾,鼠疫,小冰河气候。
崇祯十二年,广东、海南竟下起了大雪。
日食、月食、陨石地震······
皇权时代,董仲舒那套天人感应的套路,还是有很多人信的。
在这个识字率不超过百分之一的时代,日食月食甚荧惑守心,如果朝廷能从容应对,便可以在逻辑上证明统治的合法性。
汤若望走到皇帝跟前,像其他大臣那样下跪叩拜。
“亲爱的皇帝陛下,请原谅臣忙于观测天象,忘了给您做元旦朝贺!”
朱由检看他穿的破破烂烂,具备哲学家气质。
“汤大人,半年不见,为何变成这副模样?”
“陛下,钦天监那点银子,臣能勉强度日,坚持活下来,已经算是神,不,是皇上的恩赐,”
“多久没发俸禄了?”
汤若望伸出三根手指。
“三月?”
传教士摇了摇头:
“三年······”
朱由检尴尬一笑。
“平日接点私活,弥补收入,帮达官显贵们占星,哦,是算命,”
红毛洋人占星术在京师颇受欢迎,尤其能忽悠刚来京师的官员,因为总是灵验,他在京城颇有些名气。
”好!薪水微薄却能努力做事,难得!难得!朕甚是欣慰,·······成祖爷显灵了,哦,按照你们的说法,是主的神迹,朕现在有钱了。“
朱由检朝王承恩挥挥手:
“给汤达人发钱。”
王公公不情愿的走到屏风后,取出沉甸甸的袋子。
汤达人一脸茫然。
“尊敬的皇帝陛下,这是?”
“黄金,赏给你的,”
汤若望掂量了一下,沉甸甸的,他大声道:
“噢上帝啊,圣母玛利亚!亚洲秩序的守护者、东方帝国的权威、朱崇巴高贵血统的继承人、万王之王、亿万百姓的守护神啊,最尊敬的崇祯皇帝陛下,愿上帝保佑您和您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