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没有太多的专业素养的群众来说,这些官方机构依然是他们最值得信任的机构,因为他们没有自己可靠的情报来源。
为了履行这些职责,原子能机构设有一个紧急情况反应中心,该中心拥有24小时的反应能力,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以及与全世界220个联络点通信能力。该中心还是对付核事故问题机构间委员会的秘书处,这个秘书处是联合国系统协调核事故和放射性紧急情况对付措施的中心点。
成员国一直鼓励原子能机构编拟指导性的意见,以协助各国对未来可能的重返事件作出规划,并就对付此种情形提供国际上协商一致的指导意见。据此,原子能机构于1996年在其《安全丛刊》中发表了一份对核动力源卫星重返的紧急情况规划和防范措施的文件。这份文件的目的是以全面综合概述当空间系统使用的核动力源意外地重返地球大气层并对地球表面产生影响时可能出现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管理情况。该文件的主要对象是负责对潜在的放射性紧急情况作出规划的政府组织,而且,在即将出事而又尚未作出任何规划的情况下,这份文件可以为迅速采取行动提供宝贵的参考。
鉴于原子能机构的法定和法律职责、经验以及久经考验的基础设施,理应由原子能机构作为联合国系统内一切涉及辐射安全的活动,包括那些与外层空间活动有关的活动的参照点。此外,原子能机构致力于在《援助公约》和《规约》为其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利用各种资源来促进、便利并支持缔约国之间的合作。为此,原子能机构准备提供援助。
当然,这些援助对于核大国来说,自然就不需要了,甚至对于霓虹这样的发达经济体,原子能机构也缺乏相应的约束力。
所以说充其量他就是核大国的利益代言人,他根本不可能也没有资格去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当然,有人称赞,自然就有人表示反对。只要人们想要反对这一件事,自然是能够找到合适的理由的。
既然核污染这一块儿被解决了,那么还有热污染,能源浪费,还有人们最关注的核武器扩散的问题。
这一代人终究是在核武器的威胁之下长大的,尤其是那些掌握着社会权力的中年人,他们更是曾经在核威胁的阴云下,惶惶不可终日。
因此他们也是最关注核武器扩散问题的。而推广核能的利用,毫无疑问是有核扩散的风险的,这也是他们用来攻击对手的绝佳武器。
相信大家应该能够猜得到这些人是谁,他们有的是世界级的煤老板,也有的是石油巨头,虽然说距离核能代替这些传统能源还有非常远的路要走,但是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个路自然是越远越好。
当然,通用原子能这些企业也不甘示弱,他们发动起自己的宣传机器,开始和这些传统能源巨头大擂台。
当然除了裂变之外,衰变也被他们纳入了攻击的范围,或者说王峰这个被大家推举起来的旗帜人物,被纳入了攻击的范围。
他们攻击的点也是非常有意思的,那就是关于核电池。现在电池所引起的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了,电池之中所蕴含的重金属物质,将会通过食物链再一次回到人的身边,然后在人的体内积累。
想象一下,如果在将来,和电池像现代的锂电池或者铅蓄电池那样普及,这将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场景。
想象一下,将来在人体内积累的就不仅仅是重金属了,还有可能是放射性物质。
想象一下,在未来的某一天,你由于自身的放射性物质超标,可能会被公司辞退失业;由于自身的放射性物质超标,保险可能会拒绝给你上保;由于自身的方式性物质超标,你将不能再继续接触你的孩子,甚至是你的孙子孙女,那将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衰变虽然不是武器,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不能用来造武器。事实上,人们已经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攻击点,用来攻击它。
自从王峰的论文发表之后,他就再没有出现在公共场合。这是否意味着他已经被控制了起来,用以研究以方式性物质衰变为原理的核武器,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华盛顿邮报》请了一位非常有名的科幻小说作家,请对方来在报纸上刊登有关核衰变可以制作的武器。
包括但不仅限于利用方式性物质来放热,在利用温差发电装置提供能量的小型发电装置;又或者是用放射性物质来掺入弹头的装药之中,利用这个来打击对手,污染对方的土地和资源。
这个确实听起来有点儿扯,毕竟如果真的要费这么大劲的话,还不如直接用脏弹。
但是没有办法,民众爱听啊,于是这个叫做扎克扑该扑街仔在《华盛顿邮报》的帮助下,居然奇迹般的又活了过来,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畅销书作家。
然而他很快就吃官司了,控告他和《华盛顿邮报》的并不是原子能领域的企业或者是个人,而是世界最大的医药巨头。
因为他们所售卖的医疗器械有不少就是用放射性元素来作为治疗手段的器械,还有心脏起搏器的电源,一些功能性的,需要进入人体的装置等等,都需要用到类似的核电池。
但是由于《华盛顿邮报》所刊登的小说,他们现在受到了很大的困扰,不仅仅是生意受到了影响,而且他们还遭到了环保组织和人权组织的骚扰。
不得不说,欧美的环保组织和人权组织确实是非常有威慑力的两条疯狗,他们虽然也为环保事业和人权做出了一点点的贡献,但是更多的他们还是被利益驱使。
很显然,敢让他们和这些医药巨头们和原子能巨头们叫板的底气,自然是来源于其他的巨头。
这些天真的小姑娘和小伙子们,还以为自己为了人类的未来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他们大多数人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着怎么样的事情,也不清楚这里面有着怎么样的背景,更不知道里面到底有着怎样的利益纠缠。
遭殃的药巨头嘛,和原子能巨头们当然不会朝这些人开刀,毕竟他们身上不仅没有多少油水,而且还麻烦的很。稍不注意就会惹一身的骚。
当然他们也不会去找那些背后的人的麻烦,毕竟某些潜规则还是要遵守的。几家巨头企业所涉及到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博弈,那个牵扯就太大了。
当然什么都不做也不行,巨头必须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所以说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把他们伸过来的爪子给砍掉。而那个冲上来的有着不小的影响力的作者还有《华盛顿邮报》自然就是最好的杀鸡儆猴的对象。
当然这一切王峰都不太清楚就是了,他现在的工作已经进入了保密的状态。他所做的事业虽然并不是武器,但是却和武器也差不了太多,他所做的是比武器更加重要的供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