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先进的在役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厂;全球首台三代核电AP1000——浙江三门核电工程;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建福清核电工程;我国最南边海南省能源建设一号工程——海南昌江核电工程等。
正是依靠对方强大的建造能力以及优秀的设计能力,王峰的初号实验机才得以面世。没有他们的帮忙,王峰想做到这些事情,绝对不容易。
所以礼尚往来,既然人家也派人过来了,那他就得亲自接待一下,毕竟是级别很高的央企。
就算是王峰,也不得不先放下手头的事情,过来接待一下这一批领导。
“王教授,耳闻不如见面呢,真是一表人才啊!”
“一般一般,严经理还是别来无恙啊。”
“好啦,好啦,客套话我们还是先不要说了。好歹我们之前也见过几面,算得上是熟人了。王教授,你还是快带着我去看一下你那个宝贝吧。”
听到这句话,王峰明显一愣,之前还没看出来,这个人居然是个急性子:“既然你提出这个要求了,那自然是没有问题。”
王峰自然是明白为什么对方这么着急,核电发展的制约就是核工业集团发展的制约,从某种方面来说,这两个制约因素其实是差不多的。
中核集团头疼的问题应该有很多,但是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应该就包括乏燃料的处理。
核废料问题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已经毋庸置喙,一座百万kW的压水堆(PWR)核电站,每年卸出乏燃料约25 t;其中含有可循环利用的铀约23.75 t,钚约200 kg,中短寿命的裂变产物(FPs)约1000 kg;还有次锕系核素(MAs)约20 kg,长寿命裂变产物( LLFPs)约30 kg。
什么是核废料?核废料,是指带有放射性的废料,它不仅产生于核电站中,也产生于核燃料生产加工、医院、同位素生产等领域。
高放废料,又称乏燃料,主要来源于核电站燃烧后的核燃料;
中低放废料,来源于核电站使用过的废弃退役的仪器设备,核燃料生产加工中产生的废料等。
核废料的危害组成等级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占3%份额的高放废料贡献了95%的放射性。所以可以说,不要求把全部的核废料都能够处理掉,只要能够把这3%的高放废料处理掉,那对于核能的发展来说,几乎就相当于去掉了头顶的紧箍咒。
高放废料总量很少,然而危害却很大,我们平常谈之色变的核废料主要也是指这一类。乏燃料之所以危害大,是因为其含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高放射性元素。
核燃料在堆内经过中子轰击发生核反应后,燃耗深度达到卸料标准的燃料组件从堆内卸除,即为乏燃料。乏燃料中含有含有大量未用完的可增值材料238U或232Th,未烧完的和新生成的易裂变材料Pu239、U235或U233以及核燃料在辐照过程中产生的Np、Am、Cm等超铀元素,以及裂变元素Sr90、Cs137、Tc99等。
这些东西对于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人体的基因。对于成年人还好,对于儿童还有青少年来说,在成长阶段遭受过量辐射的话,非常容易产生难以治愈的,类似于先天性疾病的一些顽疾。
如果是对孕妇的话,那几乎百分之百会造成胎儿的畸形或者先天性疾病,危害之大,令人谈之色变。
然而对于危害性如此大的东西,我们却至今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处理他们。
目前世界主要核工业国家对高放核废料的处理主要分为闭式燃料循环和开式燃料循环(又称一次通过长期处置)两条路线。
乏燃料深地质贮藏的钻孔深度一般为地面下3到5千米,由于钻孔的自我封闭,乏燃料的可逆性非常小。
美国基于火山凝灰岩选取深埋地点。当前美国约有 7 万吨乏燃料,贮存在 72 个商业核电站内。另外每年增加2000~2400吨乏燃料。目前四分之三的乏燃料利用堆内乏燃料水池贮存,其余部分经过乏燃料后处理后通过干法贮存;干法储存技术在美国已趋于成熟。
瑞典则基于花岗岩,但该国的放射性废物处置机构设计了一个5厘米厚层的铜盖屏蔽罐,认为其一百万年不会被腐蚀,其周围采用一层厚的膨润土围绕。
所以说开式处理的方式就是简单的把核废料挖出来,然后然后埋到一个深不见底的地方。
而后者则是另外一种处理方式,日本六所村后处理厂与法国阿格后处理厂的乏燃料处理主要基于普雷克斯(P U R E X )工艺。
将乏燃料切割,然后溶解进某些溶剂中,然后再经过两轮萃取在第一萃取循环中,使用几何安全的脉冲式萃取柱和混合澄清槽进行萃取,这一循环将能分离出大部分裂变产物、铀和钚。
开式循环中对乏燃料深埋地地址水文要求极高,存在不确定性和厂址的局限性。而Purex 工艺不仅是轻水堆燃料后处理使用的流程,而且正在被开发用于快中子增殖氧化物燃料的后处理,法国日本的后处理厂正在运行,工艺中回收的铀和钚返回到反应堆中循环使用。该流程已成为现代后处理厂唯一实际应用的流程。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折中的办法罢了,说到底,其实我们依然没有办法把隐患给处理掉,彻底解决掉,只能够把它不断的留下来。
乏燃料后处理在核裂变发电技术发展的初期到现在来说,一直是大量所谓的绿色环保人士攻击核电的主要落脚点。
可以预见的事,如果这件事情真的能够解决的话,那么他们将会迎来一个发展的高峰期,经过这样一轮的发展,他们在央企中的排名,未必就不能再往前靠一靠。
所以说严经理之所以这么着急,倒也不一定是急性子,而是利益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