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边说话,一边从他肩上卸下一个装绸缎,和胭脂水粉的包裹。她想给苏媛一套料子,和胭脂水粉。衣料先让她先保存着,等有时间给她做一套衣裙。
娘子也没看出来他想去建安宫的意思,挎起包祔交待了相公几句,便朝建安宫而去。
苏媛通了一阵子风,感觉屋里的空气好了许多。为了不让别人闻到这种气味,她翻箱倒柜地取出一些香料,玫瑰花瓣泡水。然后她用这些水在全屋里洒了一遍,这种怪味才完全消失。
她里里外外的刚忙活完,手扶着累的有些发酸的腰,深吸了几口气后,就听着有人奔她的建安宫而来。
苏媛一阵苦笑,自己越是想静一下,越是有人造访。这回会是谁呢?阿羞姐刚去医馆取药,估计这会儿也就刚刚走到。
小姐妹们才去御花园,依她们的性子,玩不了一两个时辰是不会回来的。这回她仔细判断,确定只是一个人走路的声音,这个人他会是谁呢?
苏媛杂七乱八地胡乱地猜测看,那位造访者背着个包袱,一边推门一边喊道:“媛儿,师娘来了,你看师娘给你买了什么东西。“
苏媛一听是师娘来了,心里一阵高兴,她还未来的及起身去开门,师娘背着个大包袱,推门而进。
苏媛十分高兴地迎上去喊师娘,接着帮忙把包袱从她肩上取了下来。
她心疼地用衣袖给师娘一边擦汗水,一边问道:“师娘这是去了那里,这么大的个包袱,你都是买了些什么?”
苏媛取下包袱时,用手隔着包袱摸了一下,发觉里面的东西软咕隆咚的,用手一捻感觉到只有丝绸才具有的丝滑感。“嗯”这里面包的是绸缎。
师娘没有回答苏媛包袱里是什么东西,而是顺手拉了把椅子坐下。桌上有茶水,师娘也没用苏媛倒水,自个儿倒满一碗水,端起来一饮而尽。
她把碗放桌上的时候,苏媛又给她倒上了一碗。师娘不等喘息匀称,高兴地对苏媛道:“媛儿,大喜了,你大喜了。”
苏媛见师娘高兴的样子,她的心情也很好。她疑惑地问师娘道:“师娘,啥事看把您高兴的,媛儿又有什么大喜事了?”
师娘道:“今天临明天时,我见你思亲心切,回到大筒子屋里,我和你师父商议,怎样才能为你分担忧愁?我们一时也没有商量出好的主意。后来我们想起来,带我们来京城的李大人,兴许找他可能有点希望。“
苏媛见师父师娘如此关心她,当真激动的泪水都快流出来了,她带着哭腔对师娘道:“谢谢师父和师娘为我如此费心,教徒弟如何报答您的恩情。”
师娘道:“傻丫头,你是我们的大徒弟,我们怎能不关心,不论你们谁有事,我们做为长辈的怎能袖手旁观。
师娘被苏媛的插言,打断了思绪,略一思索重又想起了刚才的话茬,接着道:“我们赶到李府,辛好李大人还在府里,我们被家奴带着,与李大人见了面。“
李大人着急上朝,忽然被我们的突然造访打乱’了他的计划。尽管如此,李大人还是招见了我们。
我们把你想家的事告诉了他,他对咱们的舞蹈班非常重视。你又是领舞的人,他决定让我们暂时冷静一下,让他想一下主意。
后来他想起来往日曾向大王提过,编写大秦国厉史的书馆。他想起你先生博学多才,决定向大王推荐一下,让赵先生任大秦国国史馆的编修。
苏媛一听让相公来京,她立即高兴地差点跳了起来,她抓住师娘的双手,有些着急的问道:“师娘,大王真说让我相公来京了吗?”
师娘见苏媛一时高兴领会错了意思,有心给她纠正怕伤她的心。师娘道:“李大人出面没有办不成的事,所以,你相公任国史馆编修是板上定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