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的喝彩声过后,赵先生高兴地一拍桌子道:“赏!每位姑娘赏银十两,跳完舞后随着节目费一齐发放赏钱。”
苏媛领着姑娘们,朝端坐在寿堂上的赵先生深施一个万福礼道:“奴家和众姐妹谢赵先生的赏“。赵先生看着这些正值华年的姑娘们,为他的寿辰献舞,心里如同喝了蜜糖一样。
这场舞蹈多亏了黄知州上心,他对这个当官的门生又喜欢了几分。
赵先生好似一只蝴蝶飞在花丛中一样,一双眼睛瞪的老圆盯着姑娘们看。尤其是领舞的苏媛,他越看心里越是爱的慌。
苏媛谢完赏抬头的一瞬间,她的眼光正好和赵先生焦点对视。
苏媛心道:“我还以为这老夫子有多老呢,原来生的如此俊秀。听说他到现在都没有婚配,他虽然比我大几岁,这偌大的一个家当,我过了门就是这家的主母。看他那痴痴的眼神多半对我有意,待会跳舞,我何不试他一试。“
黄知州见先生盯着人家苏媛姑娘看,他的心中竞然生出一股醋意。他略一沉思心中随即释然,苏姑娘本风月女子,自己何必吃醋呢?
可是,他怕老师在大庭广众之下失了体统,连忙咳嗽几声和老师递眼色。
赵先生果然收回目光,示意她们可以继续跳舞。
赵先生封赏完毕,坐在客座上的黄知州,被眼前的特殊表演惊住了。因为在他离开后堂前,苏媛和他的商议内容中并没有这项节目。
原来,黄知州离开后堂之后,姐妹们喧闹了一阵子,她们中间就有人考虑如何入场的事。苏媛认为她们可是人家黄老爷花重金聘请来的,她想在一入场就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正当她搜肚刮肠地想不出好主意时,莺莺忽然开口道:“苏媛姐,小妹倒是有个好主意。”她也没等苏媛让她继续讲,她便把她的主意讲了出来。
大家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可是眼下就要上场了,她们上那里去弄这些灯笼呢?莺莺自告奋勇,她决定出去找礼柜上的先生解决这个问题。
她刚出门,碰巧又遇上了正准备来找她们的春梅。黄知州和乐师们前去寿堂,她们在后堂里不觉又过了些时间。春梅只好再来看看姑娘们为何迟迟不上场,却正好救了她们的急。
春梅带着莺莺顺利地解决了灯笼的问题,并且让先生在每一个灯笼上题上了字。
莺莺出的这个主意别出新裁,能创造出另类的气氛不假,大家谁也没有想到,她们一出场便博了个满堂彩,主家一高兴,每人得了十两银子。
苏媛因势起舞,大家先跳一段灯笼舞。姑娘们水袖飘舞,将手中的灯笼随着锣鼓点儿,不断地变化着花样。
苏媛不亏是舞蹈领班,把一个本不属于任何舞曲的灯笼舞,愣是舞出了各种花样,锣鼓声配合姑娘们的每个动作,姑娘们舞出整齐的神韵和美感。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这段精彩短小的灯笼舞。
曲终舞停,还没有看过瘾宾客们,不停地吆喝着再来一个。短暂的节目间休,姑娘们在为她们的下一个正宗节目匆忙地准备着。
一个简短而富有掀起气氛的灯笼舞,让姐妹们卸去了在大庭广众下表演的恐慌感。现在的她们,正在蕴酿着接下来的传统舞蹈飞天舞。
大家试着将每一个动作演绎到极致,她们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演好这场舞,苏媛更是觉得紧张,她能不能成功地演好这场舞蹈,关系到她的终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