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京城的桃花开得正盛,落在北定桥上,缤纷绚烂,格外的赏心悦目。</p>
北街,令狐旧宅。</p>
这里没有伺候的下人,只有一位年迈,粗眉淡眼,满脸褶子,留着花白胡子的老人令狐楚。</p>
令狐楚在做灯笼。他的动作虽然不快却也极为流畅,一转一撵间就糊好了整个灯笼。</p>
满室的灯笼里,有一个灯笼艳压群芳。那个灯笼上描绘着花前月下,才子佳人。</p>
令狐楚取下别致的灯笼,看着上边的画儿,心似乎不知道飘到了哪里去:“若是能再吃一次……”</p>
“老先生,要与我做买卖的人,便是你?”微风徐徐而起,屋中竹卷翻动。随着声音的流淌,一位撑着花伞的姑娘踏进了屋子里。</p>
身穿紫罗裙,手持落英伞,容貌虽算不得国色天香,却别有一番风雅,笑容恰到好处,多一分刻意,少一分没了趣味。</p>
令狐楚行动有些迟缓,似是没有听到姑娘之前所说的话:“姑娘,我这灯笼,都是不卖的。”</p>
“咦?你不记得了?”姑娘将伞收起。她变戏法似的,不知从哪儿拿出了一颗似有灵性,散发着橙色光芒的珠子。</p>
令狐楚心下三分惊骇,七分激动。这珠子,他在梦中见过!珠子曾口吐人言,对他说有人能够实现他的愿望!</p>
“你真的能?”他迫切地对姑娘伸出双手,却又觉得这样似乎不妥,一时之间竟然有些无措。</p>
姑娘微微颔首:“你要的,对我来说是不难。不过,你要拿什么来换?”</p>
“一切,什么都可以!”令狐楚毫不犹豫。</p>
“如果我要你的才气呢?”姑娘打量着他,“我给你美梦一场,梦醒后,你便会泯然于众人,再作不出名动京城的文章来。就算是这样,你也不后悔?”</p>
姑娘此时已经收起了笑容,声音肃穆。</p>
令狐楚决然点头。</p>
“那好,接下来……”姑娘绕着他走了几圈,又露出了灵动的笑容,“带我去厨房。”</p>
令狐楚进了厨房,望着桌子上的糯米粉便呆住了。姑娘摇头不语:哎……又是一个触景伤情的可怜人。她没有打扰令狐楚,而是径直走向了桌子上备着的原材料。</p>
糯米粉、红糖、花生。</p>
还有各类的瓜果。</p>
姑娘将袖子挽起,用糯米粉兑上温水,揉成面团,放置在一边醒面。而后又随手将花生放进了另一口温热起来的锅里,翻炒几下,手法极为简单,霎时间花生齐刷刷脱了壳。</p>
炒熟的花生搁在案板上,姑娘用刀板一拍,瞬间……香气四溢。令狐楚本是满腹愁肠,闻见这味道,忽然觉得自己口中分泌出唾液来,有些饿了。</p>
姑娘将和好的糯米面团拍到案板上,搓成长条,将长条分成好几个剂子,又将剂子搓圆,而后几个圆润可爱的汤圆便成型了。</p>
令狐楚睁大了眼睛:“难道这就是……是……”</p>
随后,姑娘将红糖放进沸水中滚成甘红,汤圆过水之后盛放到红糖水中,再在上面放上熟花生碎。</p>
“糖不甩。”姑娘将碗放在令狐楚跟前,拍拍手,舒心一笑。</p>
令狐楚闻着熟悉的味道,已经浑浊了的双眼之中竟流出眼泪来,他颤颤巍巍的夹起一个,放在嘴里咬了一口,细细的咀嚼着。而后,他不顾面前还有人看,一口一个汤圆,足足往嘴里塞了四五个这才停了下来。</p>
“是她的味道,这就是她的味道。”令狐楚连连道。</p>
姑娘闻言一顿,她看向锅中还剩的汤圆。</p>
这道菜式名唤糖不甩,也叫如意蛋,相传与男女姻缘有着极大的关系,旧时男婚女嫁还比较保守,媒婆带着男方去女方家中坐,若是女方家长同意这门婚事,便会煮“糖不甩”招待男方,表示这婚事“甩”不掉了。若是女方家中没有长辈,又对男方有意,便会自己去做这糖不甩。</p>
“姑娘,你的手艺与她无异,你可认识她?”令狐楚问。</p>
姑娘诚实道:“不认识。”</p>
“那你如何能够带我去见她?”令狐楚闻言激动道,他站起身来,可是不知是不是情绪太过激动,下一刻竟闭眼昏坐回了座位上。</p>
姑娘回眸去看令狐楚的神情,他紧皱的眉已经伸展开来了,嘴角上扬,似乎陷入了美梦之中。</p>
她嘴角含笑,一反手,散发着橙黄色光芒的珠子便出现在她手心中。</p>
“去吧。”</p>
珠子随着她的推动,飞向令狐楚头顶上空,将光芒笼罩在他的身上,不一会儿便飞回了她的袖袋之中。</p>
她对着沉睡中的人道:“交易完成。”</p>
姑娘拾起自己的落英伞,正想离去,转身之际瞟见一抹红色的身影,紧接着她头部一痛,直直摔在地上,没了意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