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乱的战场之上,项羽已经与他手下的那些精锐骑兵分散开来了,那些精锐骑兵实际上并不怎么擅长进行这样的近身战斗,这一次项羽稍微有些失算,他其实是没有想到咸阳城门被破掉之后,秦军依然还是能够立刻组织起如此大规模的防守部队的。
实际上项羽原本以为此时的咸阳城已经是一片混乱状态了,他只需要稍微攻一攻,秦二世胡亥就会率领着文物群臣出来投降的。
项羽当然并不知道,这个时候咸阳城内的军事主控权已经完全落到了阴阳人赵高的手中了,而秦二世胡亥此时已经是命归西天,去地底下见自己的老爹秦始皇去了。
也不知道如果秦始皇地下有知的话,知道了自己的宝贝儿子这么快就将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给丢了,甚至就连老家都给丢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内心会是有多么的痛苦,会有多么的后悔。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实际上纵观整个中国的历史上来看,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皇帝或者说是非常厉害非常强势的君主,他们的后人和选择的继承者都是比较弱势,比较不靠谱的,这可能也是因为在这些强大的君主的阴影之下,他们的直系后代很难摆脱他们的阴影,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锻炼机会,去成为像他们父辈一样伟大的人。
此时此刻咸阳城的城墙之上也正在发生着极为惨烈的战斗,项羽的部队已经从多个方向攻入了城墙之上,在城墙之上的战斗往往是没有任何的退路的,特别是对于那些秦军的守军而言,他们要同时面对着四面八方可能到来的敌人,对于这些秦军守军而言,眼前的局面也实在是有够令人感到绝望的了。
当然为了能够攻下这咸阳城的城墙,项羽的攻城部队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惊人的,城墙之下早已经是尸横遍野了,不过面对巨大的伤亡,项羽的部队前赴后继的冲锋着,咸阳城城墙上的秦军守军在这样不要命的进攻之下最终还是被击败了,这可能就是决心的力量吧。
当一个人,或者是许多人,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拥有着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的时候,他们所能够爆发出来的力量那绝对是令人感到难以置信的,那是一种无论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都绝对不会后退一步的决心,一种足以战胜任何困难的决心。
当项羽的部队将咸阳城的城墙基本上完全控制住之后,也就获得了相当大的地形优势,原本秦军可以利用城墙之上的高地优势来使用他们十分厉害的弓弩来对项羽的部队进行攻击,但是如今项羽的部队占据了这个优势位置,他们可以使用从秦军那儿缴获来的弓弩来对秦军的部队进行远距离的攻击了。
当然秦军的部队阵型稳固的情况下,也并不是特别害怕这种远程的弓弩攻击,秦军在拥有强大的弓弩威力的情况下,也同时拥有着强大的防御弓弩的能力,他们的巨大塔盾,可以将一整个人甚至好几个人都完全掩盖下来,让从远处飞来的弓弩几乎找不到什么能够射入的角度。
弓弩在飞行了很远的距离之后原本就威力降低了不少,要想再对塔盾之下的秦军造成什么太大的伤害那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当然这些弓弩的目的不仅仅只是用来杀伤秦军的士兵的,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那就是掩护己方的士兵,毕竟秦军要想防守住这些弓弩的进攻,就必须要改变阵型,进入完全防守状态才行。
而这个时候项羽的部队就能够获得一些战术战略上的主动权了,比如说项羽的骑兵部队就有可能趁这个机会寻找到一个秦军相对薄弱的区域进行重点突袭。
当然现在似乎还没有这样一个足够好的机会来让项羽的部队做出这样的重点突袭,总的来说其实要想做到这样的重点突袭,不仅仅需要他自己的部队足够强大,还需要秦军的士兵给他们机会才行,战场之上的机会往往都是一纵即逝的,而项羽总是睁大了自己的双眼,在战场之上敏锐的观察着一切,试图寻找到一个能够打破当前局面的机会。
毫无疑问的是,秦军如今所派出来的这一些步兵部队真的是具有极其恐怖的防御能力的,相比于项羽之前所遇到的秦军部队来说,咸阳城内的秦军部队果然都是些精锐啊!
看得出来秦军之所以感将章邯以及王离调出那么远的距离,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函谷关这样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险关,还是因为咸阳城内依然存在着一批战斗力非常强大的卫城部队,此时此刻项羽也必须根据眼前的情况调整他的战略部署了。
既然速战速决没有办法做到了,那么接下来所要拼搏的就是双方指挥者的指挥功力和战场智慧了,而这一点上身经百战的项羽那是有着很大的优势的。
项羽先是想办法去将在战场之上已经有些分散开来的精锐骑兵部队给重新集结了起来,随后他率领着这些精锐骑兵部队向着靠近城墙的一侧发起进攻,项羽准备从一条侧面的道路绕过去。
龙且此时并没有与项羽在一起,他率领着另外一些精锐的地面部队,然后从城墙之上进入到咸阳城内,相比于在咸阳城的城门附近所发生的极其惨烈残酷的战斗,龙且所选择的这条路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多的秦军守军进行防守。
其实这也一点都不奇怪,毕竟秦军的守军是要有一个防守侧重点的,在正面的城门附近有重兵把守的情况之下,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完全兼顾城墙附近的防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