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处事公允(2 / 2)

虽然同样是劳民,但这位三殿下并未伤财,这番大肆建设,不仅使得晋城县的环境越来越好,还使得这种状态进入良性循环中,并不是杀鸡取卵式的兴修水利。

杨广的大运河,虽是利在千秋,功在后世,却苦了当时的百姓。

同样是兴修水利,同样是征用徭役,不同的是,出力的百姓有工钱拿,都能吃饱喝足,尽管工钱很低,伙食很差,却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虽然也有累死的民夫,却并未引起公愤。

累死的民夫,居然还获得了抚恤金,着实让这位三皇子殿下收割了一波民心,也鼓舞了那些干活的民夫。

抚恤金是其次,主要还是让这些最底层的平头老百姓看到了一抹曙光,这位县太爷虽小,却是良善之辈,处事公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汗水。

同时,这也带动了本地百姓,让他们愈发的信任朱慈炯。

宋应星这些聪敏人也是倍受鼓舞和感动,甚至是有一些自愧不如,要是易地而处的话,扪心自问,没有一个人敢拍着胸脯,自信说自己比朱慈炯做的还好。

悄然间,时间虽短,但这帮大老爷们对朱慈炯形成了一种莫名的依赖,朱慈炯每一句话,都会当作真理,条件反射地照做,服从安排。

从接触的那一刻起,直至现在,他们还没有发现朱慈炯有出错之处,反而越来越信服。

哪怕现在觉得朱慈炯有一些操之过急了,做得事情过多,过于驳杂,也只是稍稍提了一下建议,却也没有任何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