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这样的穷地方,乃至整个山西,除非是农忙时,平常都是一天两顿饭,三餐都是一种奢望。</p>
热气腾腾的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白烟袅袅,香味诱人,尤其是那光泽白嫩的鱼肉,哪怕是大人们,都是下意识地吞咽着口水,不时瞄向锅中白白的鱼汤和鱼肉,乃至鱼骨。</p>
更不用说孩子们了,看得眼巴巴,一瞬不瞬,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p>
即便是吃下的鱼骨架,寻常人家也舍不得扔,用于晚饭的熬汤,或是早饭的辅材。</p>
在吃上肥的流油的鱼肉那一刻,城里普通人家的男女老少,都对朱慈炯这个县太爷充满感激,他们已经记不清,上一次吃肉是什么时候了,肉又是一个什么滋味儿,现在却可以天天吃肉,甭提多幸福了。</p>
可以说,哪怕是晋城县再如何德高望重之人,此时此刻,在百姓的内心里,也没有朱慈炯的声望高。</p>
朱慈炯的到来,他们不仅吃上了肉,更可以光明正大地拥有自己家的田地,不必再记名于本地士绅的名下,交的赋税都是一样的,没有贫贱之别。</p>
一口吃的,一口肉食,乃至未来不再捱饥受饿,朱慈炯来的日子虽短,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朱慈炯的身上承载了太多人的精神寄托</p>
晋城县还在变化,这种变化还很缓慢,还很小,但城里却有一个更加明显的改变,不仅干净整洁了,就连欺负百姓的衙役,甚至是市井流氓,都日益减少,几乎杜绝了。</p>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百姓都有了盼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