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族享受更好的待遇,更容易成为标户,拥有自己的土地田产,拥有免费进学的机会等等。
野族则是除去国族之外的人群。
西域这里的汉人血脉太过稀少,我们不可能彻底跟色目人割裂开来,必须尽可能拉拢收编愿意接受汉家文化的人群,或者许以利益,或者军事威胁!
由于汉人和色目人之间的隔阂太过严重,所以属下打算提出唐人的概念。
唐人即为唐朝之民,主上打出的靖难旗号就是对西唐傀儡皇帝清君侧,今后主上成功打入西唐首都龟兹后,这项政策也可以完成无缝对接。
唐朝在西域的名声还是很高的,西域很多土著部族当年都被唐朝打的心服口服,在他们眼里,唐朝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度。
只不过最近几十年,唐朝覆灭,汉家藩镇以汉族为本,不断欺压色目土著,才造成了西域这里乱战不断。
如今,靖难军大胜之势已定,连唐龙都主动遣使想要归顺主上,外忧已除,接下来就是防备内患了。
标户制度以田养兵,可以让我们收拢大批民心,再与唐人国族牵连在一起,将会掀起色目土著向往成为唐人国族的热潮。
自此,靖难军所征服的地盘上,不再单纯区分汉人和色目人,只区分国族和野人,野人则是不服管教的色目人,国族则是教化之人。
现今,很多色目人不会说汉话,属下建议在恒罗斯等城市之中,建立国族书院,专门负责教化色目人,完成考试后即可成为国族。
当然,国族书院不可能全部免费,外来的野族色目人必须缴纳学费才可以,幕府还可以颁布法令,要求外面那些色目部族必须派遣子弟进入国族书院学习,否则就会遭到兵灾!
通过国族书院,或者唐人书院,将汉家文化传扬出去,如此一来,归化色目人将会变得更加容易,建立的国族标户整训过后,就派遣出去进攻那些不服管教的西域部族土著。
如此一来,即便靖难军主力离去,这里也不至于没有反抗力。
只要假以时日,色目人一两代人之后,他们将会只知道自己是唐人,而不知自己是低等的色目人。
嗯,野人名称太难听,就将那些没有归化的土著继续称呼为色目人即可,以此来和国族唐人加以区分。
至于那些缴纳不起学费,又想要成为标户国族的色目人,则可以开启军功晋级的路子。
建立归化营,专门招收没钱进入书院深造的穷困色目青壮入伍,归化营由标户子弟担任军官领导,派去进攻不服管教的西域土著,建立足够的军功后,归化营的色目士卒就可以获得国族唐人身份。
直到成为真正的标户。
标户即为府兵,世代为靖难军服务,或许历练几年扩充之后,单凭标户就能拉出数万大军!
主上,我还在标户之下和标户之上设定了严格的多级军功爵位晋升制度,请主上过目。”
柳天成接过书册后,发现魏忠贤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上面列举了足足几十个等级的军功爵位!
当然,成为标户之前不能算是爵位,只是归化军职!
也就是俗称士的等级。
在这个等级走到尽头后,就能自动成为国族唐人,再建立功勋就能成为标户,获得属于自己和家人的田产!
这种田产是标户军田,不得转让和买卖的,拥有这种田产的标户,不用缴纳田税,但必须出壮丁子弟参军入伍,为靖难军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