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许一城授课【求推荐票】(2 / 2)

“再讲一种金丝铁线开片,《简明陶瓷辞典》解释为纹片的一种,传世哥窑瓷器的特殊纹饰,因开片有大、小之分,大开片呈深灰似铁,小开片呈酱褐色,似金丝而得名。哥窑瓷器釉质凝厚,釉色沉稳,因其胎体中铁粉含量较高,烧成时口沿处釉熔融垂流,釉层变薄,遂隐现酱紫色胎骨。”

————————————

“古主任,就是那个,叫郭宝通。”

“嗯。课讲的不错,一会儿你安排安排。”

“行,交给我吧。”

————————————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好好好,许老师讲的真是不错,我在外面可是听见了。”

“许老师,这是国家文物局古仲景古主任。”

“您好,我是许一城。”

“你们几个,也别坐着了,把今天许老师讲的知识回去都整理整理。”

————————————

“这是有饭局啊。”

“宝通,走了走了。”

————————————

“这么简单就狠狠地赚了一笔,可真是块肥肉啊。”

“《溪岭山水图》没拍到照片,我带着云华追了半天,居然上了那孙子的当了。”

大都报报社社长乔卫国屋子里面的桌子上摆放着十条用红色包裹起来的银圆,只见他用手拨弄一下身体背带裤上的两根带子,吸了一口烟斗。

吞云吐雾间,他的一嘴大黄牙真是让人印象深刻,说着便把红纸拆开从里面拿出一块银圆在桌子上一滑,耳朵边响起一阵清亮的震动声。

“像咱们这样的报社,管它什么新闻,只要通过笔杆子那么一写,就可以颠倒黑白。这信不信就是那些买报人的事情了,告诉大伙中午加餐。”

“好。”

“这机器也该换换了,瞧瞧,又卡墨了。刚放进去的纸都白印了,哎。”

“别抱怨了,把机器停下弄一弄。”

“社长说了,哥几个中午加餐。”

“太好了!”

“坏了坏了,瞧瞧我刚从报童身上买回来的报纸!”

“怎么了”

“《溪岭山水图》全画幅,这照片简直拍得太好了!”

“真的假的!快让我瞧瞧报纸。”

这个时候报社里的一个记者手里拿着份报纸惊喜地跑了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报纸上,报纸正中央的版面上赫然有一张照片。

照片的质量一看就不是他们这些小报记者手里的大木盒(注:民国时期皮腔式相机的称呼)能拍出来的,而照片右下角写着「傅煜珺」三个字。

“傅煜珺是谁,没听出过啊”

“社长社长,快来看。”

“谁”

“傅煜珺啊。”

“我记得她是傅府的大小姐,怎么又成了记者了。”

“没错,是记者,民报上就是这么写的。”

“真是有点意思。哎,对啊,瑞平、云华,你们俩跟我走。”

“社长,不吃饭了”

“有事做,快走吧。”

————————————

“少爷回来了!”

“叫厨房把热好的饭端上来吧。”

“爹,听说煜珺回来了,怎么没有看到人”

“医院的事情忙完了吧,跟你吃回饭还真不容易。”

“一定是你又打电话到院长那里,最近伤员太多,我实在是回不来。”

“哥”

“你个家伙,什么时候跑到了我的身后,有没有洗手啊”

“洗了洗了,放松开我的手。”

“少爷,饭来了,这是夫人专门给少爷和小姐炖的老参乌鸡汤。”

“我看是给煜珺炖的吧。哎,别端走啊,我开玩笑的。”

“好了好了,你俩不要再闹了。你妹妹当了民报的记者,这是她撰写的第一份报纸,你瞧瞧。”

傅奕卿用手准确地按住了妹妹傅煜珺手上的虎口,力度虽小,但还真让她直喊疼。

面前石锅里的老参乌鸡汤汤色浓白,不时有油花从下面泛上来,他用勺子盛了一些在碗里面,对妹妹当记者的事情提起了兴趣。

桌子上的那份报纸真可谓是给她量身定制的,本来左右分开的版面,现在已经合并了起来,俨然一份政要时闻的报道。

“好一个「私展小贼下暗手,冯主任智藏画轴」,妹妹,你一上来便是大手笔啊。”

“爹,你又乱帮忙。”

“是我吩咐下去的,珺儿的新闻那一定要头版头条,不过还是小了些。”

“女儿的事情就让她自己做主吧,你哥也有好多写文章的朋友,到时候让他们给你瞧瞧措辞。”

“冯主任,又是哪个官啊”

“就是昨天开私人展会的,好像叫冯广宗来着。”

“没听说过。”

“有些耳闻,以前是文员,这不帖子还放在那边的桌子上嘛。”

“还要爹你没去,要不然肯定也会被搜身的。”

“搜身,什么意思”

“我听说那幅《溪岭山水图》丢了,这才第一时间赶了过去,就是报纸上这幅。”

“这画我知道,历来对于画家的名字颇有争议,真想不到会出现在此次展会上。珺儿,那画最后多少钱卖的”

“没卖,就是拿来当噱头的。说起这个冯广宗也真是狡猾,竟然派人假装是他直往外面跑,其他的记者也都追了过去。”

“一定是调虎离山这种小计量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