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是不希望我来吧。”杨涟翘着胡子笑骂。</p></p>
两人之间,更像忘年交,到不会因为两句话而生出隔阂。</p></p>
张正轻咳一声,满脸正经的道:“这不是怕你老人家身体受不了风寒,有什么事,你叫人知会一句,我去见你老人家。”</p></p>
“小滑头。”</p></p>
一老一少又闲聊了几句,都是谈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p></p>
……</p></p>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他杯子里的茶水都冷了,张正又唤王伯来添点热水。</p></p>
“杨公,您老是不是有事?”王伯走后,大厅里只有他们两人,他偏过头沉声问道。</p></p>
“嗯”杨涟应了一声,老头望着他一脸严肃道:“小子,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该怎么办?”</p></p>
“什么以后怎么办?”他露出丝丝不解。</p></p>
杨涟苦笑,顿了顿才继续说道:“倘若举事失败,你该怎么办?倘若举事成功,信王登基,你又该怎么办?”</p></p>
“别告诉我你没有考虑过。”老头一脸的难以置信。</p></p>
他还真的没有想过,张正一直考虑的都是怎么样才能最快的铲除魏忠贤,然后扶持崇祯上位完成任务。</p></p>
现在杨涟一提,他才发现自己考虑的并不周全。</p></p>
“小子,如果举事失败,你只能外逃,大明将没有你的容身之地。”</p></p>
“就算杀了魏忠贤,信王登基,你也不能继续留在朝中。”</p></p>
“朱由检此人,以我观之,并非厚德之人,倘若事成,掌握天下权势,你就是他第一个要杀的人。”</p></p>
杨涟语重心长的说道:“此时还有时间,你最好选择一条退路。”</p></p>
张正心知杨涟说的一点都没错,纵观上下五千年,卸磨杀驴的事数不胜数。</p></p>
至于朱由检,后世崇祯虽然不是昏君,但也不是能够厚待臣子的皇帝。</p></p>
说不准,他刚助他登基,铲除魏忠贤,崇祯就要拿他开刀。</p></p>
锦衣卫势力太庞大,况且除他之外,无人能掌控,又有哪一个皇帝会容忍这种不受控制的力量。</p></p>
“多谢杨公提点。”他恭敬抱拳道。</p></p>
此时,张正的心中甚至还有一点点的庆幸,如果最后出事,他必定要后悔一生。</p></p>
“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吧。”杨涟笑道。</p></p>
“知道了。”</p></p>
“唉”老头叹息一声:“伴君如伴虎,我也老了,等信王登基之后,我就隐退山林。”</p></p>
“不如去福州和师傅做个伴,如何?”张正建议道。</p></p>
老头子颇为意动,他和戚老头本就是挚友,隐退后能一起喝喝茶也是见妙事。</p></p>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我会让人来接您老的。”</p></p>
“婉约那里饭菜该好了,杨公就在府上吃顿饭再回吧。”</p></p>
……</p></p>
傍晚的时候,张正才派人把杨涟送到信王府,接下来的时间,他一直在忙着准备退路。</p></p>
……</p></p>
他选的是东海外几百里出的一座海岛,位置隐秘,终年有大雾围绕,几乎没人知晓,他也是排出去大量的人手出海才找到的。</p></p>
过了除夕,张正便借着探亲之名,带着陆婉约前望福州,然后带着众人亲自上了一趟海岛。</p></p>
林木苍翠,地势宽广,算的上是一处隐居的好地方。</p></p>
他把陆婉约留在福州,又留下三百忠心耿耿的死士保护她的安全。</p></p>
无论事成与不成,这些死士都会护着她去往海岛。</p></p>
等张正回到京师的时候,已经是正月二十八,三天之后,天启皇帝将在西苑乘船出游。</p></p>
成败在此一举。</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