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虽然深居内宫,但她在安辰羿回城之际,并未收起想要除掉安辰羿的狠毒心思。
原因不仅仅是安辰羿此次回京会对皇帝曾经许诺的团圆节金考有威胁,更重要的是,皇后怕安辰羿会揪着十年前的那桩军饷贪墨案不放。
说起团圆节金考一事,皇后就耿耿于怀。
虽然她知道,皇帝当年是为保安辰羿的性命,所以才答应立安辰瑜为太子,但前提条件还得经过金考,允许让几个皇子一同参与,一示公平竞争。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后才慢慢发现,原来皇帝答应她的所谓立储要求也不过是为了安辰羿才使出的缓兵之计罢了。
由此也激起了皇后的忌恨心,她恨不得安辰羿会早点死在边疆,从此以后倒也清净。
想起十多年前,是那个婧贵妃深得皇帝的倾心宠爱,让她这个皇后俨然成了摆设。
自己好不容易费尽了心思才刚除掉了那个婧贵妃,还没等自己博得皇帝的信任,这又冒出来了一个爱抢风头的淑贵妃。
皇后恨不能将整个后宫里面的女人都给赶出去。
她是整日想尽了法子,想取悦皇帝,可皇帝自婧贵妃死后,从未将她这个皇后放在眼中不说,他还从此却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那个婧贵妃唯一的儿子安辰羿的身上。
这让皇后怎能不恨?怎能甘心?
既然如此,皇帝贵为一国之君,他都能金口出尔反尔,皇后认为自己也没必要再遵守什么一言为定的承诺了。
既然皇帝不肯立安辰瑜为太子,那她这个皇后自然也不会留有安辰羿的生路。
反正事已至此,身后还有太后顶着,皇后觉得自己再不趁此机会博一把,若等安辰羿真回了京城,那时再出手对付他,恐怕为时晚矣。
身为皇后,自然是没有诸多自由的。
不论做大小事情,都还得先忧国忧民替他人考虑,皇后虽然烦透了这种毫无自由和权利的纷争日子,但她还是喜欢站在权力最高的位置,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骄傲,卑瞅世人。
若是让安辰羿回了京城,再翻起那桩十年前的旧账来,那么就只因她是一国之母的典范,却出谋划策、谋害权臣的狠毒,自然会其罪当诛,罪不可赦!
皇后很清楚,十年前皇帝没有能力拿她怎么样,十年后的今日,那可就不一定了。
有道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当年的安辰羿虽然年纪尚幼,还羽翼未丰,就已经有着不同于其他几个皇子的摄政能力了。
如今多年已过去,再加上他边疆打仗历练的几年,皇后都不敢想如今的安辰羿会是如何的锐意锋利。
只要再放过案辰羿,让他回了京城,皇后相信,从此再无她翻身之日。
更别提还指望着让安辰瑜被皇帝心甘情愿的立为太子。
如今,皇后明明知道皇帝处处都在设防,虽然没有明面儿上针对她,但皇后还是能很明显的察觉到皇帝的冷漠无情了。
他能毫无原由的就颁诏各种口谕,以此禁令安辰瑜的出行和进宫。
也正因为如此,皇后也就没那么容易再见到安辰瑜。
见不到也不代表她就会以些收了针对安辰羿的心思,除非安辰瑜被立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