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华道:“即便如此,私调戍卫军是重罪,他请罪都来不及,又怎能有多余想法。”
“那位相信很快也会知道这件事,我倒是很好奇他会作何反应。”
年轻人脸上竟浮现出一丝嘲讽之色,他继续道:“也对,反正这也不是第一次。”
“恐怕,有些人又要被那人重新想起了。”
尹华思索一阵,知道他说的是谁,便道:“明日朝堂,便有定论。”
湖中的鱼儿还在抢着浮在水面的食物,而天色也很快暗了下来。
第二日,尹华很早就束带正冠,来到了皇宫门口。
大晋帝国的规矩,到了时辰才会开放宫门,引百官前往朝堂。
而这大清早,尹华是第一个到的。
之后,稀稀落落的有三两文官到场,纷纷向尹华见礼。贵为第一权臣,谁都须得恭敬三分。
不过也并非谁都会向他谄媚讨好,正面行来一个穿着武官华服的虬髯大汉,这大汉见到尹华,哼了一声。
此时,宫门大开,百官共同入宫。
天色微凉,风渐起,多数文官都哆嗦着身子,加快了脚步。
不多时,百官列队于朝堂之上,只待天子落座,开始上朝。
许久之后,大晋国皇帝出现,落座于龙椅之上,百官山呼万岁。
“众卿平身吧。”
晋帝继位十六年,如今不过三十五岁,他面容圆润,显得有些憨厚,但了解他的人知道,这只是他的外表罢了。
“昨夜,孤听闻一事,夜不能寐,众卿谁可为孤解惑?”
晋帝的嗓音仿佛极为疲惫,但是却中气十足。
百官闻言,安静了下来,晋帝这样说话,恐怕又发生了什么让他生气的事情。
晋帝环视百官,道:“昨夜,孤接到密报,云岚郡又现匪祸。”
“且山匪猖獗,竟然夺下了两座县城。”
此言一出,百官惊异。
庆南郡上个月才生匪祸,军部调兵平定,没想到才过了几日,挨着的云岚郡又生事端。
晋帝哼了一声:“更让朕赶到震惊的是,整整一千的精锐之师莫家军,竟然被区区几百山匪杀的落荒而逃,只剩不到一百人。”
说到这里,百官哑然,这简直是闻所未闻。就算是当年的五郡之乱,即便是前几年的冥州之乱,也未曾听闻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情。
一千精锐之师竟会让几百山匪几尽全歼,若非这话是从晋帝口中说出,恐怕谁也不会相信。
军部尚书大呼一声臣有罪,跪在殿中。
这时,尹华也行出队列,跪在殿中,道:“臣有罪。”
晋帝哦了一声,道:“尹相,何故认罪?”
尹华道:“莫家军受军部调遣,本应东进元河回到长兴郡城,但领兵郎将私自调兵,竟惹此祸端,令帝国蒙羞。”
晋帝哼了一声,道:“尹相啊尹相,你这外孙可真需要多加管束。”
尹华以惶恐的语气道:“臣定然让小婿带着他上皇都请罪。”
晋帝语气微冷,道:“众卿以为,此事该如何?”
没有任何一人敢在这时候说话,起码所有的文官都不会。
而先前在宫门口对着尹华嗤之以鼻的劲装武官,这时站出来道:
“臣远领兵前往云岚郡平乱。”
晋帝道:“雷将军稍安勿躁,若是区区几百山匪都需要雷将军出马,那岂不是让天下笑话。”
这武官正是如今大晋帝国的四位将军之一,光武将军雷落。
光武将军是大晋帝国武官的至高封号之一,平级的也就那么几个。
雷落本来想看看尹华的笑话,顺带自己领兵前往平乱,不过晋帝让自己偃旗息鼓,也只能作罢。
晋帝道:“罪自然要罚,但是这股山匪恐怕有些蹊跷,据说他们使用的武器更甚神机处造的火神枪,威力堪比玄铁大炮。”
此言一出,百官又是哗动,然而雷落笑道:“皇上,这定然是那些兔崽子吃了败仗编造出来脱罪的,我大晋威加四海,玄铁大炮应运而生,世间又有什么武器能比得上玄铁大炮。”
“除非是那北魏国的武器。”
说到这里雷落戛然而止,自然知道不好在朝堂之上长他国威风。
晋帝摆摆手道:“罢了,尹相你通知莫程带上他那儿子前往皇都,我要听听这件事情的始末。另外传令给阳御风,让其领兵前往云岚郡平乱,务必将山匪一干人等剿灭。”
晋帝拍板,百官皆是山呼万岁,而军部尚书自知逃过一劫,也是擦了擦额上的汗珠,没想到这次的马屁不仅没拍成,还让尹相难堪,他还得想着如何补救。
不过对于这一次的匪患,百官都不觉得能与前些年的仁义军相比,毕竟领兵将领只是莫程的幼子罢了。
晋帝因为前几年的冥州郡之乱,已经变得谨小慎微,否则,区区山匪又何须动用阳御风领兵前往。
本以为阳御风已被晋帝弃用,若是这次阳御风重新获得晋帝青睐,倒真得让许多人重新考虑一些事情了。
但这究竟是重新启用,还是一探虚实,也更值得百官细细揣摩。
远在平安县城的云川和青云寨诸人,也万万不会想到,拿下了两个县城后,下次对上的敌人将是名震大晋的上将军阳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