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随诗书官人,满腹文章儒雅,有时一面红妆,爱向风前月下。这又是什么字?这个好难啊……怎么拆分啊?官人。”
“……容我想想。”赵云煞有介事地皱着眉头。
柳北扫了一眼,转身贴着赵云的耳边,悄声说道:“这是猜物谜,是印章。”
“哦,我猜出来了,是印章。”赵云很配合地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官人真厉害,又猜中了……”檀儿没有看到二人的小动作,高兴地跳着脚,将几个猜中的灯瞇谜面扯了下来。
这些谜面可以拿到街中的几个摊子前兑奖,一个字谜一文钱,钱虽不多,却在新年的喜气上,沾了一份财气。
“二百五十钱。这是什么?”
赵云见柳北正在蹙眉思索,一把扯下谜面。
柳北和檀儿同时诧异道:“官人猜到了?”
赵云笑道:“一枚铜钱有‘咸淳元宝’四个字,二百五十钱,就是一千个字,谜底就是‘千字文’。”
“哦”柳北和檀儿闻言,一脸原来如此的表情。
几人一边走一边猜,柳北对猜谜颇有心得,猜中了不少,赵云在其中找到流传到后世的几个谜语,知道谜底,也扯下了一些谜面。
就这样,一家人随着热闹的人群,猜灯谜,很快,谜面多得檀儿一只手都抓不柳北才出月子,身体虚弱,走了一截路,便虚汗淋漓。
赵云将宗武交给津田美绪抱着,搀着柳北向路边走去。
路边有些小吃摊,可以坐下来,吃些东西。
最近的一个小吃摊,卖的是水饺和汤团。
摊主是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两个小孩绕着忙碌的妇人转悠,时不时招来妇人的喝骂,却嘻嘻笑着,并不害怕。
赵云见小吃摊有两条板凳没人坐,就扶着柳北坐下,要了两碗汤团。
蝶儿看到旁边有小孩叫嚷,充满了好奇,一双乌溜溜的眼珠骨碌碌地盯着他们看。
两个小孩,一男一女,年纪相差都是不大,应该是连胎生的,他们一边玩耍一边反复唱着一首含糊不清的歌谣。
“卜卖人,卖刀忙,挑着货担走街亭。
亮卜卦,插标价,只赊不卖留姓名。
娇娘见,笑亦嗔,留刀留名待来春。
天无常,地产粮,粮米涨跌算无常。
自古人事由天定,今年哪知明年粮。
侥幸卜卦失了算,拿了菜刀杀鞑狼。”
赵云不明歌谣中的意思,问柳北。
柳北也是一脸茫然,倒是檀儿知道歌谣内容。
她帮着赵家打点生意,经常在街面上走,对这些街头歌谣的一些事情倒是清楚。“这个卜卖人的歌谣。在挑货摆摊时哼唱的。”
“什么是卜卖人?”赵云听清了歌谣最后一句是“拿了菜刀杀鞑狼”,不禁产生了兴趣。
卜卖人又叫赊刀人。他们的刀,标价比寻常的要高一些。但是不卖刀,只卖谶语,也就是占卜卖卦象,通常是卜卖粮食。
檀儿吹了吹勺子里的汤团,待其冷了,喂给蝶儿吃,“比方说,他给的卜卦是,明年粮价要涨一成。如果你要拿他的刀,他就会记下你的家的住址和姓名。到了明年,如果粮价果然涨了一成,他就会按照地址找到你,收回刀钱,如果他的卜卦算的不准,他就不会来跟你要刀钱,就算你白得了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