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依靠金银、硫磺、刀剑、漆器和折扇,交换周国的铜钱、书籍、丝绸、陶瓷和茶叶,形成了商品经济的良性发展。如今,却陷入困境。
各国从事采矿、冶铁和手工制作的农民,没有了商品订单,也就没有生活来源。
失地农民,将再次失业,他们无法生活,必将会引发不可预知的社会动荡。
此外,没有周国铜钱的流入。东瀛的商品经济将遭受致命打击。
东瀛国土的资源缺乏,市场上需要大量的货币来维持正常的商品流通,但是,东瀛自身的货币质量低劣,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产需要。
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周钱支撑着东瀛的货币信用系统。
一旦市场上缺乏周钱,不光各国内部出现价值流通和交换障碍,而且各藩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也将陷入停滞。
为争取资源和利益,各国必然会大打出手,也会回到之前各自为政的局面。那样的话,镰仓(中央)的统辖威信将大幅度降低。
由于赵云通过关税和会票手段,全盘接受了周商运往东瀛诸国的货物。
所以,他并非但没有损害周商的利益,反而让周商获利更多。
但是,得不到周国商品,包括铜钱,的东瀛诸藩国,却是苦不堪言。
如果说土地被侵占,让镰仓感到肉疼的话,那么掐断贸易,则让幕府上下感到恐慌。
那将会导致整个东瀛社会秩序的崩坏。
距离朱雀大街不远,有一幢独门别院的清静小院。
三人在院门外下了马车,小心翼翼地推门进入。
经过门房和侍卫的检查后,他们进入院内的一间木屋。
屋内已经有了四人,没有人说话,气氛显得压抑。
大家按照身份和资历,分坐两侧。
佐佐木泰清膝坐在靠门的草席上,面色阴沉,再不似当初的那种文雅恬静的模样。
他的目光透着窗外的层层雨帘,看着在风雨中仓皇摇晃的细枝嫩叶。
他感觉在雨水里挣扎的不是那些枝叶,而是自己。
他来到镰仓已经进行了一些天。
但是,逃亡的日子,如梦魇一般挥之不去。
他无法想象自己和赵云的关系会变成这样。
赵云在周国有身份,有地位,更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为何会跑到东瀛来?
当初自己向对方借钱,对方虽然说请示父母,可是从赵云的表情上,可以看出是对方决定借钱给自己的。
他提出的借款条件,有开设店铺,开设矿场等等,在自己看来,其实就是帮自己开拓税务来源。
一切都是太美好了。
可是,第一笔五万的铜钱有大半是还了自己的债务,不得已自己去博多找赵云。
赵云不在,自己就连哄带骗把那个叫做秦风的伙计带走了。
出云不是有他们的金银铺吗,自己只是想让秦风赶快运作起来,然后从金银铺里借钱。
若是金银铺有钱了,凭着赵云的慷慨,没有理由不把剩下的五万铜钱借给自己。
果然,秦风很能干,通过自己牵线搭桥,来往高丽和出云几次后,赚了很多钱。
但是,令人气愤的是,当自己跟他提出借钱时,对方居然严词拒绝了,态度非常无礼而坚决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