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军水师的战船,通常只在船头安置车弩,负责远程攻击。中程距离则用车炮(小型投石机)、火箭、突火枪和霹雳弹。
在将军炮饱和上船之前,赵云保留着车弩,抛射油罐的车炮,和霹雳弹,至于火箭和突火枪之类就被燧发枪取代。
在离博多港七十里的月海岛,主舰主桅杆顶上的瞭望塔传来低沉的海螺声,那是遇到敌情或即将到达射击位置的警报。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鼓声响起,接着赵云感觉到脚下的福船震动起来,随即就听见方金鹤一声声咆哮声,一群群士兵冲上露天甲板。
在方金鹤的号令下,士兵动作迅速,数秒钟,便各就各位。
从士兵们的动作,可以看得出来,他们都有些紧张。
不过,从忙而不乱的队列可以看出,日常的严格训练,在此时发挥了作用。
他们很快便各就各位。
为了有效区分作战兵种。士兵们在军服外都罩了不同颜色的马甲。
身着蓝色马甲的,是车弩手。红色的,是车炮手。黄褐色的,是火枪手。
赵云看到一群身着蓝色马甲的士兵跑到了车弩的位置,有人掀去防水罩衣,有人将折叠的弓臂撑开,有人打开旁边的巨大的箭匣,从里面捧出一根2米长的重型箭镞。
长枪般的箭簇后端绑着一个火药袋,理论上射程和枪弩一样,最远射程一里。
在发射之前,先算好目标距离,计算火药袋外引信的长度,点燃后,再用弩炮发射出去,能起燃烧和爆炸的效果。
赵云将估算距离的方法传授给车弩手。
为了提高命中率,他要求车弩手在火炮无法持续开火时、或者较近的距离时,才能开火。
船上的车炮,装备了两种发射的罐子。
一种罐内填充大量猛火油,一种则装满大量尖锐的铁片或碎石。
车炮只是对靠近的船只具有杀伤力,在射杀有生目标上,无论射程和精准度,它都不如燧发枪。
燧发枪射程在140到200米之间。100米人形靶,能有20%命中率。
赵云的战船上,配备了将军炮、车弩、燧发枪、车炮和霹雳弹五层级打击火力。
这种具备阶梯性和饱和性攻击的能力,在这个时代的海上,算是无敌了。
为了保障火枪兵在摇晃的甲板上保持线性排列,弩炮之外的船舷边都有两个卡扣。
每个士兵用一根粗大的牛皮绳从自己的腰后穿过,卡在卡扣里,既确保自己不会因船只颠簸脱离战斗岗位,又确保自己的正面始终冲着船舷外。
不过,和兵源来自东瀛人的车弩手和车炮手相比,来自北方汉人的火枪兵,上船之后,步伐明显凌乱,有几人还些转向,显然还不适用海上颠簸。
看来这些北地的汉人还是要加强海上训练,尽早适应甲板上的战斗啊!
除了武器岗位外,其他人员也在露天甲板上,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押江、舵工负责确定战船方位和航向。
缭手和扳招们迅速将风帆升起,通过控制缆绳来修正战船航向和航速。
将军炮是远程打击火力,被安置在露天甲板下的一层甲板。
除了脚下传来沉重的铁轮滚动感,甲板和尾楼里的人,看不出其将军炮备战的情况。
赵云带着将官们,下到第一层甲板。
进入火炮甲板,即便赵云心有准备,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