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告诉他,自己找到了小仓城的靠山,把会票的业务放在松山港,赢得了小仓城夫人的青睐,并没有干占山为王的勾当。
“家里怎么样?”赵云和对方碰了杯后,问一些家里的事情。
算算日子,柳北快有九个月身孕,预产期就在下个月。从赵显周这里,应该不会有这方面的消息。
“家里都挺好。”赵显周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这是你母亲托我带给你的书信。”
赵云接过书信,没拆封阅读,而是收入袖中,又问起会票生意。
“生意很好。”赵显周笑的眼睛都眯缝了起来。
“兄长(赵显祖)在临安运作,已经将兵部和转运使司的大部分银钱运送生意接下来了。如今会票的生意,就数临安至重庆这条线最为忙碌,朝廷往四川方向的银钱流水一样送出,现在几乎每个月就有一笔生意。”
“每个月一笔?”赵云皱了皱眉头。
看来四川的战事比想象中要凶险,否则朝廷不会如此舍得砸钱。
“哦。”赵显周想起一事,停下筷子,“来生又在广州和泉州订购了三艘福船,都在舾装了,下个月就可以取货。你是打算让它们送来博多,还是留在明州?”
“都送到博多来吧。”赵云心情振奋。这是一个好消息!
目前他有松山和博多两个海港在手。
拿下筑前后,他获得了博多港内四艘福船和数十艘中小型船只,可是赵云还是觉得不够。
若是没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港口被人放上十几条船一封,自己陆战力量再强也使不上劲。
“叔叔这次回去,再帮我从咱们明州的招宝山和姚江南岸两个船厂再订购一些大海船,数量越多越好,至于钱,不用从家里出,我这边管够。”
“啊?”赵显祖急忙吞下口中的鱼干,急声问道:“大海船可不是小数目,你买那么多船做什么用?”
赵云知道对方有此一问,笑着解释道:“还是做会票生意。我打算做东瀛诸岛和高丽的会票。”
“这些地方生意好做。尤其是东瀛,沙金多,且不贵。但是东瀛北部的海盗海匪不少,出海要带够人手,没有大船,可不敢出海。”
赵显周闻言,深以为然,也很高兴。
自己这个侄子这一年变化极大,一门心思扑在生意上。
难怪上次去临安见到兄嫂,谈起买船的事情时,提到这个侄儿,二人都十分满和赵显祖告辞后,赵云住进了段文臣安排好的一家酒屋,从袖中抽出那封信,看完之后,闭目沉思。
除去那些叮嘱自己照顾自己的话语外,信中提到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关于两个弟弟。赵珏被官家恩赐兵部库部事一职。赵骐春初参加尚书省“省试”,没有考上。
兵部库部事,是个闲职,无非是官家看到赵家能替兵部解决银钱运送之苦,锦上添花而已。
不过,就如同赵显祖在太仆寺一样,赵珏在兵部当差,有助于赵家加强和兵部的会票生意。
至于赵骐没有考中进士,也无所谓,毕竟他的年纪还小,多一些挫折和历练,不是坏事。
第二件事,柳北的大哥柳灵风外放到荆湖北路江陵府担任通判。二哥谢灵涣进入太学。
看着这则柳家的消息,赵云不知道母亲有何用意。
次日,赵云就柳家之事询问赵显周,被告知柳家两兄弟走了贾似道的门路。
经此提点,赵云才明白母亲的用意。
赵王氏是告诫自己不能将会票生意之事告知柳北,以免被柳家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