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科举考题其实很随性,大多数题目完全看出题者的心情,比如皇帝要求写一篇歌赋,那么擅长填词的人就很容易中举了。
尤其是玄宗年间,诗赋成为最常见的考题,所以这一段历史出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不过,赵白和杜甫一辈子都没中过举,这二人心思用歪了,他们走的是结交权贵然后想通过权贵举荐入仕的路子。
皓月书院的选拔考试,也就更简单了。柳真卿出的题目就是,无论你是谁,只要写一篇你觉得能体现你的能力和水准的东西,就算过关。
只不过,所有人的东西最终会汇聚到一起,然后由书院里所有的先生,共同来评判。
卢杞感到安心,是因为他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自己的作品。
因为卢杞是明书院的学子,所以他本身也以书画擅长。卢杞觉得,柳真卿就是以书法而见长的先生,所以只要他把早已经写好的一幅字亮出来,必然会得到柳真卿的赏识。
选拔测试比较简单,所以很多学子交卷也比较快,卢杞看着在自己前面已经有十几个人交卷了;所以他就大大方方地从袖筒里抽出了一张卷轴,然后自信慢慢地交了卷。
只是卢杞这小子的心眼比较多,他把试卷交出去之后,又担心柳大先生没看到,所以故意停在了当场。
卢杞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套近乎。一般来说,你在交卷的时候被先生刻意注意到,那么先生就很有可能立刻拿起你的试卷浏览,这个时候你的试卷好不好,就能从先生的表情中窥探一二。
卢杞就是这样设计自己的行为的,所以他就站在柳真卿的前面,没走。
“大先生,你看看这个…”封绍满脸兴奋地拿着一张考卷,凑到了柳真卿的跟前。
“闭天地成四时者元冬,丽乎天明万方者白日。至若斗杓移指,寒气入律,霜涵冰以凝冱,风落木兮萧瑟……”柳真卿认真地念了起来。
“好文,好文。”柳真卿以开口念了一段,旁边的柳曜卿也跟着赞赏起来。
卢杞心中一紧,感到了不安。就算卢杞没什么文采,他也能听出这篇文章的精彩。
“这是谁做的赋?”柳杲卿随即便问。
“这是进士院的学子齐映做的。”封绍回答。
“坏了,有厉害的竞争者。”卢杞心中一凛,脸上立刻皱起了眉头。
恰好在这个时候,柳真卿拿起了他的书法作品,这让卢杞的心里更加紧张了。
然而,柳真卿仅仅是看了他的书法一眼,随手就丟到了一边,就像是从未看到过一样。
“不会的,不会的。我这可是专门请人模仿大先生的笔迹写出的佳作,怎么可能落选?!”卢杞心中一阵阵的绝望。
但是他不能在留在这儿了,再留下就是丟脸的事了。卢杞带着阴沉沉的脸,快速离开,然后用眼神剜了一下齐映。
“怎么,齐映那小子入选了吗?”于颀凑到了卢杞身边悄悄地问。
“八成是他,我刚刚听到几位先生都在夸他。”卢杞嫉妒地说。
“那有没有可能还有其他人超过齐映?”于颀说。
“怎么可能,皓月书院里的学霸,谁能超越?”卢杞已经感到无趣地说。
“咦!赵云那小子也来了?”于颀突然说到。
随着于颀的目光,卢杞也看到了一个他熟悉的身影,正小跑着朝先生们收卷的方向去。赵云的动作非常快,他可没有卢杞那种故意停留的心思,因为他现在非常害怕见到柳家的三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