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哈哈一笑,“你可别急着这样拜谢哀家,哀家也只是有了想法,有了想改变这局面的希望,但是终归也是想试一试,若是太难了,哀家八成也就半途放弃了。”
但阿倖还是含着泪,“娘娘不管您坚持下去与否,奴婢终归是深受感动的,毕竟,您是第一个。”
第一个,为女儿家走出四方院子献力。
仅凭这一点,就让阿倖瞬间忘掉了进宫前听到的,关于太后脾性和手段的流言蜚语,那时候她所想的是:太后本就是家道中落,如今坐上至尊之位,不用些手段是怎么可能在这吃人不吐骨头,腥风血雨的皇宫里生存下去。
总之太后对她还不错,她就没有任何理由去在心里鄙弃这样一个女子。
她也才不过十八岁,与她差不了几岁,但阿倖清楚的感觉到,两个人的差别,不是指身份地位。
阿倖不是没在平常的大户富贵人家做过工,那里的富贵小姐,身份也不止比她尊贵多少,但是她们与太后比起来,也有些巨大的差距。
尽管她们的年龄几乎没有差距。
太后笑笑,“你先别急着高兴,说不定你这也只是白跑了一趟,到时候哀家与朝臣们说了,朝臣们多年熟读四书五经圣贤书,说不定全然见不得这些事,很大可能,这是还是搁浅打了水漂。”
阿倖摇摇头,“娘娘放心,奴婢一定不负娘娘所托,好好调查。”
阿倖被太后放出了宫。
这一日,太后便去了大德殿。
老远也就看见小李子,八成就是在看到了自己,然后一脸惊慌快速跑进去。
是去给皇帝报信了。
太后,“……”
她就很可怕?
太后摇摇头,继续往里走。
进去就看见,赵云的脊背挺得直,端坐在座椅上。
然后自己一过去,赵云猛的站起来,“参见母后。”
“不必多礼。”
赵云说,“朕这些日子事情颇多,会试忙了不少时候,后又有大大小小别的事,去慈宁宫请安的时候少了,还请母后担待着些。”
太后摆摆手,“无妨。”
赵云问,“那母后今日为何亲自来了大德殿,是有何事,还是……”
保不齐人家是真心想来看望自己,履行履行太后母后的义务——关心儿女。
尽管赵云不是她的儿子。
但至少名义上是。
虽然实际这种情况可能性并不大。
所以赵云在问句留了余地。
太后自然说道,“确实有事情来与你商议一二。”
果然……
“母后请说。”
太后说,“今年会试颇为成功,到时候必定为朝中输送不少人才,使得皇上地位稳固。”
赵云还是兜着底,说,“哪里,朝中官员位置如今没几个空缺,到时候怕不是大多数都去了地方,在朝廷站稳还需得不少时日。”
谁料太后说,“今日官位没有什么孔雀,到了明日可就有了。”
赵云内心惊讶,脸上好似云淡风轻。
太后已经是都知晓清楚了,再瞒下去毫无意义,再说就是他装,明日早朝圣旨也是都会颁布的。
“母后如何知晓……”
她在宫里摸爬滚打生存多年,获得这些消息的一手资料这点她还不能用拥有,怕是又得不妙了。
再说,这也不算隐藏机密的事。
那天几十人浩浩荡荡过来,路上当然有人。
赵云还没出去,也还没去看小李子呈来的奏报。
外边怕是已经被传的热火朝天了。
太后,“哀家知道很稀奇?”
赵云连连摆手,“不不。”
太后郑重道,“朝廷官员大换血,一定也是合着皇上的心意,唐国也只会一日胜过一日,不过哀家想问问皇上,越来越受重视,决定人生的读书科举考试,可有女儿家的一席之地?”
女儿家?
赵云愣了一下。
女孩子在学校读书不是正常事吗,一席之地?怎么会有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