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坚信,最终站出来力挽狂澜的,还是我魏忠贤。毕竟,有用的人,才配活下去!
寅时刚过,天色依然昏暗,随着五凤楼上的朝钟鸣响,等候多时的官员们纷纷从朝房走出,经午门的左右掖门进入,在金水桥南按品级排队站好。
官军旗校在维持秩序,大汉将军负责护卫,鸿胪寺在忙礼仪,御史在纠察官员行为,官员咳嗽一声都可能被视为大不敬。
繁琐的仪式过后,官员行一拜三叩之礼,文东武西进入正殿。这时候,天才蒙蒙亮。
其实,并非所有官员都能上朝议事,每次朝会足有千余名官员和勋臣参与,大多在外面的皇极殿广场侯着。因此,大汉的朝会又叫御门听政,不够品级的连门都进不去,当官必须嗓门大,否则皇帝根本听不见。
外面的臣子傻等着,什么动静听不到,也不知里面的情况。
里面的大臣低着头,不敢交头接耳,但大家都知道,皇帝又没来!
为什么是“又”昵?
皇帝自从登基称帝,一次早朝都没有来过。第一次是缺席,让大臣们傻等着。后来直接宣布歇朝,一连好几天都是。
大臣私下里传开了,皇帝宠幸一名佛郎机女子,连日来流连在温柔乡里不能自拔。
为此,十几位大臣上书,指责皇帝品行不端。本以为今日能见面,看看传言中的崇祯帝到底能耐几何?他却没有出现,难道今日还不能见面?
大家都知道昨天的事情,御马监和锦衣卫被皇帝掌控,再也没有人能威胁他的安危,该到出来治理国政的时候。
半个时辰过去,直到天色大亮,在钟鼓司奏乐声中,锦衣卫力士撑着五伞盖、四团扇,分东西两侧踏入高台,站立于御座左右。另有宦者两人,一人手持伞盖临近御座旁边,另一人拿着奇怪的扇子位于御座后面正中的位置。
主角终于出现,现场山呼万岁!
赵云扫视下面,不觉“靠”了一声,皇帝办公是这么玩的吗?
第一个麻烦是距离太远,哪怕是内阁首辅这一类的高官,说话也得靠吼。其次是人太多,密密麻麻的,一直绵延到殿外,但凡有点密集恐惧症的,直接能被吓死。
赵云坐下,还不能谈论国事,因为还有仪式没有完成。
耳边响起鸣鞭声,鸿胪寺一帮人好像“唱诗班”,嗯哼半天不知说什么。
这时候,鸿胪寺官员出班,汇报参加今天朝会、地方各府县入京谢恩、离京请辞的官员人数,询问是否让他们入殿觐见。
赵云没言语,意思是不用了。
然后是边关奏报,叽里呱啦好一会,全是念奏疏,而且是使劲大声喊。
赵云感觉好没意思,直到这些人读完,到了他看电视剧时最熟悉的“奏事”环节。
又是各种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无所不包。
赵云看过存放司礼监的所有奏疏,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边军缺饷、东江毛文龙闹事、广东倭患、西南土司叛乱、陕西民变、河南鼠患、山东救灾……
从头到尾,赵云没有插嘴,龙椅侧前方站着太监魏忠贤,他也没有任何表态。
大臣们心中犯嘀咕,以前的皇帝也不说话,但魏忠贤是有求必应,或表扬,或批评,或下达指示,没有一件事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