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了揉眉头,袁绍继续说道:“且将目光放到眼前战事之上,上书迁都之事,待吾等回到邺城再论不迟。”
“诺!”众人立刻拱手应下。
搁置争议几乎成了袁绍帐下的日常,因为这些谋士每个都有自己的想法,谁也不能说服对方,不像曹操帐下以荀彧为首那么团结,袁绍帐下没有那个顶梁柱,也就是二把手。或许其中还有袁绍的制衡在内,但更多的还是不信任。
袁绍环顾帐下诸公,或许麴义的话确实是对的,他不再敢去信任外臣,也不愿去将大事托付他们。只能将大事交由家臣,高干、袁谭,这两个是为数不多的能吏,但是太年轻了,特别是他的长子。
所以为什么从古至今,总有立嗣之争,因为总要看到各个孩子的长处,也要通过这些去打磨继任者的性格,什么立长不立贤,都是虚言,从古至今的继任者,真正的嫡长子又有哪些,他袁绍不也是庶出的。
随着驻军图被摆在众人眼前,袁绍直言道:“诸公认为,此地该如何去守?”
驻军图的图册则相对更密集一些,图上除了山水道路还有城池关隘外,密密麻麻的散布着几支军队。而这张袁绍的驻军图中,真正重兵之地有三处,一处是邺城至邯郸一代,一处在涿郡易京一代,还有一处在东武阳。
广昌县或者代郡的士兵都是从邺城和易京外调来的,他们的战意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来自代郡的士卒在代县一战中悉数被俘。
所以广昌县本就是鸡肋之处,此次能守得住,不代表下次也能守住。而麴义看清袁绍本来的意图,那拖延下去就毫无意义,除非高干那边能取得决定性进展,比如收复雁门郡。
“臣窃以为,可出奇兵至灵丘县,若收复灵丘,则可与广昌形掎角之势!”郭图补充道,“如今对方携胜而来,士气正旺,不妨以流言乱起军心。”
郭图此言并没有遭到反驳,这种计策很正常,但关键是谁去呢,或者说,哪种流言又比得上荀谌和辛毗所说的诓惑之法。
“子远,你有何策?”袁绍问许攸。
许攸缓缓摇了摇头:“可诱敌深入,但麴义甚为了解我军,若军势一动,他必然能看出我军动向。亦可借此将麴义引出关隘,但若是不能速胜,与败无二。”
“臣有一言!”荀谌拜道。
“但言无妨!”袁绍摆了摆手。
“强攻!”
朴实无华的两个字却让大家如梦初醒,想着要如何拿回代郡,想着如何打完这场仗,想着《孙子兵法》中的“上兵伐谋”,但是战争就是人命换人命。
“可!”袁绍点了点头,又看了荀谌一眼。
只是辛毗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不怎么开心,因为他兄长尚在敌营,不知是否会出什么差错,但是他也知道,只有赢了,才有换回兄长的可能。
……
入夏以来,温度渐升,哪怕在山林之中,赵大也感觉到十分的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