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出乎意料的顺利(2 / 2)

“我知道,当年你手下那些人毕竟带我们骗开了数座城门!或许从那时起,袁绍便对你心有芥蒂了吧,若不是当时他手里没有能替代的了你的大将,又岂能留你到今日!”

麴义没有反驳,这些话确实是实话,只是他懂的有点晚了,沉默良久,才问了一句:“你们到底以谁为主?你,张燕,还是王零?”

赵大看了看麴义,笑道:“你心里早已有了答案,为何要问?就算那个考校他的题目,不是已经给了你答案?”

“他才刚弱冠而已!而且他在山里似乎并不管事!”麴义说道。

“因为需要他亲自动手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有机会我给你讲一下他刚上山时做的事,五年前,那时候的他就已经成熟的不像一个孩子了!”

看着麴义一脸思索的样子,赵大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虽我不知道明主是哪种样子,可若是书中那种知人善用的本事,那个小子可是一个不缺。而且临走前他不是给了你一大把木牌让你选吗?”

“我……”

“不用和我讲,你自己清楚就够了!”赵大抢先说道。

那种木牌其实他手里也有一张,不过和他们的不同,那上面写了一句话,你想做君还是做臣?为了这句话,他亲自去找王零谈了很久。

但是王零一直听着他的絮絮叨叨,最后只回了句:“若是不做取舍的话,越往后,你就越没有机会了!”

那是在刚刚将袁绍送下山之时发生的事,距今也只是两年半,他知道那时候,王零就想离开了。

“我们何时出发?”麴义的问题打破了赵大的回忆。

“等后来之人到此地,我们就可出发!”赵大说道。

“后来之人?”麴义问了句,虽然这些天对军队大致有了了解,但是他们口中的一些话还是不太了解。

赵大解释道:“接应我们撤退的人!不管是胜,或是败!当然等他们也是为了等待其他兄弟就位!”

在二月初的一个傍晚,东武阳城外的那些军帐中正在吃着晚饭,外面的哨探刚发现敌情,就被逐渐逼近的小队人马射杀,毕竟数十步之内的弩箭还是很有准头的。但赵大并没有带军队突入其中,而是不断袭扰,待天色逐渐变黑后,才果断出手,八百人直入中军营,四处放火,让人用河北的口音去迷惑士兵混乱的方向,趁乱直取中军帐。在斩首之后,直接就进奔向粮仓,杀入其中,放火一气呵成,甚至趁乱搬了几袋粟米出来。然后一支支零散的小部队在城门楼下汇聚,将那些口粮扔到城门口,然后又趁夜色遁去。麴义亲自挽弓,将那封布帛信射到城门楼上,然后与众人逍遥遁去。

在袁军大乱之时,东武阳的城头便已经发现,待臧洪赶到上面时,就看到了那一封信。虽然这些可能是袁绍的圈套,但是看着身边众人面黄肌瘦的样子,臧洪还是下令让城门半开,让兵士将城下的那些粮食搬进来。

这些粮食并不多,也就相当于城中百姓一顿的口粮,不过意义是很大的,这说明有人在外面相助他们。

众人看着已经煮好的粥,各自咽了咽口水,因为总有人要试一试这些粮食是不是有毒的。在忍耐了许久之后,一个大汉没忍住,抢先去舀了一碗大口喝着。

臧洪看无事之后将那些粥分给将士,自己手里握着一封崭新的书信缓缓回到城门楼里,他这些日基本都在这里休息。

“到底是谁会给我写这封信呢?”臧洪看着天花板,他有些怀疑当初的坚持是不是真的值得了,值得整座城池里的上万军民为他陪葬,正如信里所写的那样!而且其中写了敌军溃退的时间,还让他让将士好好吃一顿,待十日之后相约出击!

之后几日,赵大与麴义并没有来,两人坐在一家农舍里,等着各个部队的消息,此间各条大道小道,上千人散布其间,截杀往来传递消息之人。

而在北方代郡,张燕的首次出手三日便拔了三座县城,待公孙瓒军队过来接管后,张燕便率军西归。

公孙瓒真的将张燕的信放在心上了,他奋力一击之后,半月之内代郡与上谷郡,广阳郡便重回公孙瓒麾下。

待消息传来之后,袁绍大惊,他不怕那些都是虚招,就怕那些都是真的。

他急令沮授北击,欲破易京城,只是军队刚从出邯郸城不久,前面和后面的粮队皆遭受袭击。这些都是王零的手笔,毕竟公孙瓒这么支持他,不做点什么让他感觉有点对不起公孙瓒,最起码让公孙瓒保留一下易京这个大乌龟壳。

这下真的惹怒了袁绍,那些还在营田的士卒全部征召,一次浩浩荡荡地北伐,再次将恢复野心的公孙瓒围在了易京城内,而那些本来没有明确归属的地盘,全部换上了袁绍的旗帜。只是此时已经三月底了,春季出兵,误了春耕,就算是财大气粗的冀州都有些吃不消,邺城内粮价飞涨,甚至出现了金比粮贱的情况。

而从东武阳溃败回来的士卒则成了压倒袁绍的最后一根稻草,袁绍一病不起,他的各种计划只能暂时搁置。

赵大和麴义终于站上了东武阳城头,只是臧洪依旧感觉很不高兴,因为危机从未结束,可以预见不久后他将迎来更加惨烈的报复,所以他没有阻止这些人迁户的意图。

“主公想见你,不知子源兄何意?”赵大在外人面前第一次用主公这个称呼。

臧洪皱了皱眉头,他不是很喜欢这些人,但是并没有立刻否定:“何时?何地?”

“数日之后!中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