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渡河修(2 / 2)

“得了吧!百官又不在,你还装什么?这里只有这么点小船,连部队三成都带不走!”杨奉嘲讽道。接着他扭头下令:“徐晃,你带人断后,我等先携带家属上船。举火为号,你们在撤回来。”

徐晃盯着这个他的同乡也是老上司的眼睛,黯然道:“诺!”他被抛弃了,不管是作为内奸的身份被发现也好,抑或是单纯让他送死也好,他知道他等不到那个信号了。他早已做好了去死的准备,是为了保护汉帝,但却不是为了这个人。

看着杨奉和董承联袂朝着船上跑去,徐晃跪倒在地:“朱公!公明不能完成汝的托付了!”

他朝着北边磕了三个响头后,带着军队朝着后方不断逼近的西凉军冲了过去。

深夜的遭遇战极其棘手,但是对于骑兵也是一个削弱,徐晃亲持大斧迎敌,连续斩杀数人后,被李傕用长枪刺于肩部。那一击带着无可阻挡之势刺穿了肩胛骨,但是李傕想要拔却没有拔出来。

徐晃高吼着:“贼子!”然后另一只手的大斧顺着长枪的方向扔了过去。

李傕想要躲闪却来不及了,用腿踢开长枪,长柄击中了旋转的大斧,使其轨迹偏移了一点,而这一点使得李傕险而又险地躲过了致命威胁。

“duang”的一声,大斧击中了李傕的头盔,他瞬间双耳失聪,从马背上坠了下来。这让西凉军慌乱了起来,趁此机会徐晃的手下把徐晃偷偷救走。

王零他们来到河岸边,东边的战事还没结束,在他们这里甚至能听到阵阵的喊杀声。

岸边不远处的树林里藏着十几条小舟,这是王零给自己准备的后路,撤开掩盖的树枝杂物,他们推着这些船只入河。此时河水甚是冰凉,甚至岸边的部分出现了些许浮冰。

“抓紧上船!”王零厉声喊着在那边迟迟不敢下水的几人。

“河水冰冷彻骨!还请先让长公主与弘农王妃上船!”两个宫女说道。

王零看了看她们的衣着,这些衣服都见不得水,只好叹了一口气:“把船划回来两支!”

在将她们送到船上后,王零他们才跳上船,而此时下半身都已经冻得麻木了!

“感觉冷的话,可以去望着着河对岸的火光,那是我们的目标!”

摇摇晃晃的船只还是晃醒了刘协,他不是没在外面逃过,当年十常侍之时,他与兄长也曾在外面流落,但那时也没现在让他感觉到寒冷,孤独。

“陛下!”小黄门惊喜地叫到,他的嘴里还塞着一些食物,几个残渣喷的到处都是。刘协见惯了他的这种作态,倒是不以为奇。小黄门也是穷苦人家出身,早年饿的太久,所以吃相难免不雅观。

他看着这狭小的船只,对面那个慈眉善目的老人看到他醒来后,微微俯首:“陛下恕罪,船只狭小,恕在下不能行全礼!”

“无妨!”刘协看着刘公尊敬的样子大舒了一口气,他怕的是刚出狼窝又入虎穴。看小黄门的待遇都如此,想必不会亏待于他吧!

刘公指着船上的那些糕点说道:“陛下请先用膳吧!”

刘协看了看小黄门,小黄门喝了一大口水将食物咽下去后说道:“陛下,没问题,我已经吃了很多了!味道很不错,可以和雒阳南宫里的糕点媲美。”

看着刘协迟迟不敢下手,刘公率先做起了示范,他伸手掰开一个放到自己嘴里。刘协有模有样地学着,他低下头小心地吃着糕点,宛如一只小仓鼠,这让他又回想起了伤心事。

“敢问先生,百官群臣以及家属是否有这等食物?”刘协小心地问着。

刘公摇了摇头:“并无,但我等已在河北岸边为诸位准备好了热食。陛下不必称我为先生,叫我刘惠即可!”

“刘惠,刘公可是汉室后裔?”刘协兴奋地问道。

“不是,但却是与刘氏皇族有一点渊源。先祖曾被皇帝赐婚娶下公主,我氏宗族便从那时改的刘姓!”刘公仔细地想了想才说道,真的是血缘稀薄,严格来说真的不算是皇室宗亲,因为不入族谱。

“那皇叔……”刘协很兴奋,但是刘公阻止了他这种冲动:“陛下,臣不敢妄称皇叔,天下刘姓者不知何几,若开此先例,天下岂不乱哉!”

“也是,那朕……”刘协想要封赏,刘公再次制止了他的行为:“陛下,君权不可妄行,臣无功于天下,仅借力迎陛下便其受封赏,将士会怎么想,群臣会如何看?自董贼霍乱朝纲以来,侯爵多如牛毛,比光武之后所封赏的侯爵加起来都多。”

“陛下,臣知道你想犒赏将士,让众人得以归心。然人之欲无穷尽,得了县侯便想要关内侯,得了关内侯又盯着彻侯,而彻侯之上便是王了!高祖曾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陛下!”刘公大拜道。

“那朕要赏你什么好?”刘协涨红了脸,他想做点什么。

“臣早已是该死之人,陛下亲政后宽待万民,便是对在下最好的赏赐了!”

刘协拔出了头上的那支簪,将它放在了两人之间:“朕……我随身最珍贵之物便是生母王氏所留之簪,现以此为誓,亲政后必将与民休息,勤政不辍!”

“愿陛下牢记此誓!常以此勉励自己!”刘公流出了欣慰的泪水。

“敢问刘公是否有入仕的想法?”刘协问道,他想要更多忠于他的人。

“陛下,臣年事已高,且德才皆不如朝中重臣,不可因私而忘法!河对岸的物资是臣留给陛下的最后一份礼物,陛下可以借此来收拢将士与群臣之心……陛下手里必须有一支绝对忠诚于你的部队!这样方能使董贼李贼之事不再发生!”刘公详细地给刘协讲了他的计划。

刘协频频点头,听完后恭敬一拜:“谢刘公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