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辉知道对方已经发现了他,现在比的是谁的出枪速度快,谁的枪法准,哪怕是稍稍的犹豫,就会命丧敌手。
好就好在钟辉狙击枪的瞄准镜发挥了作用,对方是瞎打瞎撞,而他却是精确到了百分之百。
钟辉一点不敢怠慢,快速地又补上一枪。他没有躲,也不敢躲。躲是需要时间的,不管是他爬着走,还是站起来跑,两者都不行。只要是稍稍耽误,不是有战友伤亡,就是自己死亡,所以他采取的是迎着子弹上。
钟辉看的很清楚,对手在什么位置,甚至如何瞄准他都能看到,此种情况下当然会一枪击中。
又是嘭的一声,对面的机枪手牺牲了。他一牺牲火力顿时便降了下来。虽说还有其他射手在扫射,但要比起机枪的火力网差了一大截,因此便给钟辉他们创造了机会。
与此同时,钟辉喊冲。
在这样平坦光如镜子的水泥地面上哪怕多呆一分钟,就意味着离死亡近了一大步。对方机枪手死了,就不会换第二个吗!第二个之后还有第三个,如果钟辉这里稍有差漏,说不定又会是谁轮到了退下战场的机会。
毕竟特战大队的战士具有着红方很难比的上的技能,他们没有了机枪的压制后,迅速用手中的95步枪进行还击,边向前冲边打着点射。一个人是一颗子弹,十个人那就是一连串,这样的结果当然是打的哨所上的红方战士抬不起头来。
另外,钟辉这里没有动,他不能动,他要凭借瞄准镜的清楚度来监视对方的行动,万一有哪一个战士朝这里又是一阵扫射,暴露在开阔地上的特战队员肯定会有伤亡,所以他要盯着。
果然,红方一名战士迅速不见,在钟辉的视野中消失了。钟辉一怔,心里想他跑哪去了,他想干什么。
这名战士不是在逃跑,他是在想找一个更加便于射击而又不被对方狙击手击中的良好位置。
哪里合适呢!他看中了顶楼一个小屋的窗户,只要冲进去,守在那个位置上,特战队的子弹就很难打到他,即使概率很大,他还有活着的机会,只要活着,就能多拼一个是一个。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就在钟辉发怔找人的机会,这名红方战士出现在窗口内。还好,多亏了钟辉有所警觉,及时找到了他,不然的话,已经冲到哨所下近在咫尺的特战队员在他手中步枪的扫射下,很可能就会有三五个人倒下。
钟辉想,好小子还真有办法,不能让你开一枪。
也就在这名战士怕提前暴露,一直隐藏在墙体后,突然出现的那一时刻,钟辉找到了他,并且没有给他任何机会,一颗子弹过去后,这名战士身上冒起了黄烟。这也就意味他被打中,已经是死人了。
就在这个档口,特战队员冲上了哨所,边打边清理,一直清理到哨所顶上,一个活口没留,红方全部阵亡。
不是特战队员在屠杀,而是红方战士宁死不投降,尽管特战队员们边冲边喊着缴枪不杀,但这里的十名战士就都战斗到最后一刻。
如果是在真的战场上,相信这些战士们也会做到这一点,宁可战士死,也不当俘虏。
随后,哨所被清理干净,意味着大坝顶端完全是安全的。
钟辉走上哨所向佟雷报告障碍解除。
他这里解除了,可佟雷那边还没完,毕竟红方在这里放了一个连的兵力,哪能瞬间就被消灭干净呢!除非他们自动投降。
投降那是不可能,除非导演部判定,否则,只会战到最后。
第一次进攻的特战大队便显现出了绝对的优势,在没有伤亡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外围守敌已被全部清进理干净,下一步就要一步步夺取了。
战场形势变成这样,红军没有理由不加强防守。在外围的这场战斗中,红方共牺牲了一个排和一个班,也就是说守坝的一个整排兵力没了,守卫东侧外墙的一个班也没了,剩下的是不足两个排的兵力,怎么样布置,如何阻止住蓝军的进攻,当然是这个连队指挥员的首要任务。
连长性冷,名兵,从名字上听着就很利索,那么他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又将如何呢!
很快,冷兵连长知道了他的三个据点都被蓝方给夺取了,接下来,他是守还是反攻,这就要看他的决心如何下。
面对强敌他应该死守等待援兵。但是,他不想这样,他已经从侦察兵那里得到消息,对方也就二十来人,而且还是兵分两路,照这样看下去,他只要集中兵力攻打来犯蓝军一部,命令其他人守住不再让蓝军取得新的进展,那么援兵到时,他就可以恢复原样,也算是争回了面子。
冷兵想的有些简单了,这跟他平时没有把其他人放在眼里有关。这样的原因还是与他的出身有关。
我们现在所说的出身即不是说他的家庭,也不是过去提到的什么什么成分,而是说他在部队的成长经历。
冷兵也曾在特种大队呆过一段时间,虽然不长,仅两年之久,便以一名军官身份被分配到作战部队。
为什么他不能在那里呆的长久,或者是走完军人生涯的尽头?这还要从一点小事说起,说是小事,其时也不是什么小事,因为他关系到了一名军人的**,这也就是冷兵为什么被下到了普通部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