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小盟,帮我打点饭回去。”
“没问题”齐小盟小声说。
何志超已经走出门口,吴和平赶紧从后面追。等他们两人出了饭堂,这里已经没了刘永刚的影子,不知他是跑着走的,还是闪到了房后。
不管怎么说,人不见了,还得要抓紧找。毕竟在气头之下,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真要是出了问题,那可不是什么小事。
李新没让柳志去,作为班长的他怎么能安心吃的下。他明白,连长不让他去的原因是让他冷静一下,免得与刘永刚见面后再发生争吵。
但他才是这个班的班长,自己的战士出了问题,首当其冲都是他的责任。他自认为必须去找回刘永刚。所以,在何志起与吴和平出了饭堂之后,他也随之而来。
不要认为这么点小事就要兴师动众。在部队中,特别是新兵时期,思想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观察战士吃饭,有没有思想问题,有没有工作情绪等等,都能从吃饭的些微表现中反映出来。
今天这一出,在这个团,或者是在军队中都是少之有少的问题。
一个新兵敢在饭桌前耍态度,不能不说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从此便能引发出工作不到位,思想压力大等等一些倾向。
何志超与吴和平两人出了饭堂后,朝四周看了半天都没找到刘永刚的影子。何志超有些着急,对吴和平说,“小吴,我去连队,你去后面,分头去找。”
“是”吴和平答应一声,便与何志超分开,两人一前一后四下里找人。
饭堂通常都在营房的后半部分。前面是操场,中间是营区,再往后面便是饭堂。再往后便是后勤的各种保障建设项目等等设施。
何志超有些担心,因营房的后面杂乱的很,围墙不是很高,一个军事素质好的战士跳过它也不是什么问题,何况那里还有汴门。如果刘永刚一气之下跑出去,在没有请假的情况下,那就是私自外出,会被关禁闭的。
别管什么原因,或者是在一气之下逃离开营区,那就接近当逃兵的可能了。
逃兵可不是件光彩的事,只要摊上,一辈子都有可能抬不起头。少年不知轻重,可能不算什么,等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时,不能不说是件撼事。等有了子孙后,再跟他们讲这段历史时,如何能说的出呢!
吴和平顺着饭堂区的营房便朝后院跑。
后院,属于营区的后半部分,那里有菜地,有小山,还有水塘,还有一部分仓库。
这样算下来,这个营区真是不小。如果是在内地,万万不可能有这么大,但这里是边塞,想要多大就有多大,只要你有那个能力,有那个经济条件。
其实也没什么,如果想要大,只要扩大围墙就可以了,圈在里面,便是你的范围。还有的单位,不圈围墙,在后院开个小门,出来便是一大片空地。在空地上建设什么都可以,养猪、种菜、开鱼塘等等。
吴和平来到后院,四处没找到刘永刚,大声喊也没人回应。当兵的人就是执着,凡事总要有个实实在在的结果。
按说,他没在这里找到刘永刚,完全可以说明这个人不在这。既然不在这,就到别处去找。
在吴和平喊了半天之后,确定没人,便准备往回走。这时,他看见了院墙下的那道小门。
平时,小门是关着的,可这时却开了,是在山风的鼓动之下打开的还是有人开的,不得而之。
吴和平也是出于好奇之心,便走到小门口,向外看。附近没有人影,静悄悄的。
本来是在中午饭的时间,饭后还要小睡一会,谁没事来这干嘛。没看到人之后,吴和平就想返回。这时,他也想到了,既然没人来,门为什么会开呢!不是里面的人打开,外面是万万不能开的。再说,附近没有村民,谁还开门呢!这么一想,便联想到了刘永刚。于是,吴和平抬腿走出来。
这时,他才看到远处有一个人影,在向前跑。
吴和平想,这会是谁?
他是出来找人的,人没有找到,自然会把跑着的人与要找的人联系在一起。
本来,他来到新兵连的时间就不长,刘永刚与自己又不在一个班,自然不是很熟。因此,猛然间他还真没看出这个人是谁。
于是,吴和平大声喊:“刘永刚,刘永刚。”
没想到,他不喊还罢了,这一喊,那人不但没有停下,跑的更快。
吴和平就纳闷了,那人不可能听不到喊声。按照常理,即使喊的不是自己,总也会停下来,回头看一下,是否与自己有关。可这人,不但不停,跑的更快,说明这里一定会有问题。
吴和平就想,如果是刘永刚,他这样跑,更说明他想要干什么?所以,吴和平必须把他追回来。因为,此时的刘永刚只能有两个理由!一个是逃走,一个是要寻短见。
“不行,我得把他追回来。”吴和平是这么想着,撒开腿便向前追赶。
然而,吴和平忽视了一个问题,万一那人不是刘永刚,是别人,又会是个什么情况呢!
虽说现在是和平时代,可在边境地区,又是在营区附近,谁又能保证没有其他的情况发生。
吴和平就这样追了过去,直到近前,他才看清这人不是刘永刚。然而,当他看到这人手里拿着的东西是,却是大吃一惊。大声质问,
“你,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