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胜,敌败”,这是千古不变的训练法则,哪有让敌人胜,自己人败的结果,这不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己人志气”,真要是红军败了,怎么去教育部队,脸面何在,还不让领导们吃了自己。这是任何一个参加演习的红军部队都要考虑的问题。
这次担任红军的,是某军一个师,以一个师来对抗一个营,那有什么难,不用对抗,就是用人压,也能把你一个营给压死。你有坦克,有什么了不起,老子也有,而且还有反坦克武器。
蓝军的优势在于地形条件熟,机动能力强,而且有地面炮火和空中支援。这是蓝军营一个突出优势。对于蓝军的所有配置,基本都是摸仿外军,至于哪一国,这里就不说了,当然是世界上最强的。
虽说,那个年代我们也有这样的编制,但如何做到立体攻防,三军配合,这样的演习还真没搞过。要说没搞过,有点不对,但有空军的出现,或地面炮火支援,那也是导演部的安排,指挥权从没交给过一线,所以,这样的配合针对性不强,反击速度也不够快,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需要。
这一次就按这摸式来,目的,就是想要检验一下我军的战斗力如何。
对于蓝军的部署,红军仍然是不以为然,大言不渐,他们还念念不忘人数的超级,况且,我军的摩步化、机械化程度已经有了大幅提高,而且,这个师,在全军来讲,那也是优中选优了。
所以,红军还真没把这个蓝军放在眼里。一个持续在大沙漠上驻守多年,几乎于外界没多少联系,长期看守靶场的坦克营有什么了不起。
说到坦克营,我们先了解下中国当时的坦克.
当时我军装备的主战坦克为59式、69式两种。这两种坦克怎么来的,基本都是摸仿苏式,细节我们不讲。59式坦克全军比较普及,69式的则少一些,多存在于甲种部队。那时候的中国军队还分甲级师和乙级师。也就是通常老百姓常讲的什么什么的王牌部队。
69式要比59式先进一个代次,59式有被淘汰的可能,所以在这里不讲,剩下的69式算是我们最先进的了。可它与苏式T72、日本90式、德国犳式相比,又差了一个代次。69式坦克,100毫米滑膛炮、激光测距、以人工操纵为主的简易火控系统以及主动红外夜视瞄装置等。
在那个年代,有这样的装配非常不错了。红军即是这样装备。蓝军坦克营也是如此,所以,红军自然不会把蓝军放在眼里。
红军棋差一招,没有想到蓝军的身份。既然蓝军扮演的是假想敌,当然是强敌,不然怎么能练兵。要扮强敌,那就的学世界上最强的,也是最先进的。
谁啊!老美自然不说,离我们太远,防的也紧,有很多东西学不来,不属于一个系统,要学,当然是苏军。
当时,苏军最先进的坦克是T72,在世界上也是属于前一二名。
对,要学就学它。可我们没有T72啊!当时我们与苏联的关系又不好,就是再好,人家也不会把这坦克卖给咱们,让咱们来研究。谁家有好东西不藏着掖着,留着当杀手锏,这就是让人服你的资本。
没关系,没有T72这真家伙,我们做个仿制品还不行。无论是过去于是现在,只要研究研出了新玩意,除非你别面世,只要面世了就不难搞到。我们与苏联关系不好,但有与他好的,有与他好的,自然也有我们的好伙伴,于是,我们借别人之手,搞到T72这个真家伙,随后,我们把四处淘来的T72拆开,来个逆向研究,很快便搞了85坦克。
这可是刚研发,还没投向市场的中式“T72”,不仅具备了它的先进功能,甚至有很多方面已经超越。后来搞出的85III型,或叫88C、96式坦克,在当时都是 三代坦克,在世界上也是最先进的坦克之一了。
随即,这新研发的85坦克就给了蓝军。这一下,从装备上红蓝两军拉开了距离。这些情况红军并不知晓。他所知道的,只是听说一个作战参谋来担任蓝军主帅。
于是红军主将笑了。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他也了解过吴江龙的背景,这人有能力,有见识,但那时他是与越军的山地作战,游击队式的,而且又是过去时,所以在心里没把吴江龙当回事。因此也不认为吴江龙真正带一线大部队打过大仗,在心里对吴江龙的领导能力也大大地打了一个折扣,实在话讲,那就是瞧不起看不上——既然没当过军事主官,怎么会带兵打仗。战场,可不是地图,在上面的作业标的再好,那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因此,从这时起,他就认为红方有了必胜把握。
让吴江龙去扮演蓝军主将,这属于临阵换将,实出意外。更何况,吴江龙是个外行,完全是属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那种。
在将军与吴江龙接下来的谈话中,他很快便明了一个道理。领导就是领导,不是让你去冲锋陷阵,需要的是你的思想,你的思考能力,你的作战样式,你的智慧,有这些足够了。
我们知道二战时期的德军“非洲之狐”的隆美尔,带着德军坦克部队把英军打的落花流水。难道说他就会开坦克吗?当然不是,主将能不能打胜仗,关健是要看他怎么带领部队,有没有先进的军事作战思想。如果有,那就足够了。
吴江龙明白这个理后,也意识到了身上的担子之重。用领导的话说,“主意是你出的,能不能行,当然就由你来亲自去检验。”
这好比是自己挖了一个陷阱,能不能困住敌人,你先跳下去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