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随后,又有雾漂过来,一层挨着一层,一片挨着一片地向上叠加,就如同堆雪人般地在吴江龙眼前逐渐地加大加厚,最终形成了一道厚厚的墙。
这样说还不准确,应该说给吴江龙盖上了一条厚厚的床被。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吴江龙一直在向前看,只觉得眼前被挡住了,如果回过身来再看看周边,都是如此,他整个人已经处于一堆大棉花堆内,人被包裹起来,当然会像是盖了一条大被子。
雾气对吴江龙而言并没有危险,也没有伤害,只是你卧你的,我漂我的,互不干涉。可在吴江龙看来,情形并非如此,大雾完全侵害了他的视线,不仅如此,还干涉了他的行动。他是有任务的人,怎么能在这样环境下卧住不动。
吴江龙恨不得挥手驱赶掉这些雾,可他没那本事,就是给他一个若大的吹风机也别想办的到,除非有一阵猛烈的狂风。
此时,吴江龙是有点急,但他也只注意了眼前是这个情形,其实,别的地方也是如此,只是他看不到,也没站在更高处。那些地区正发生着变化。
大山深处,丛林内的气候本来就是多变的,而且这里又是亚热带地区,没给你添点狂风暴雨这就不错了,给你加点雾算什么。
吴江龙只知道寨卡山高,还不知道它的周围是个什么情况。
一般情况下,有高山必有峡谷,有峡谷自然会多旋风,是因为气候在白日与夜间的温差条件下形成的。而且,昼夜温差较大必然会把白天的水份在夜间凝聚成小颗粒,从而就变成了不能**的雾霭。
现在,已经过了半夜,正是这种气候形成的最佳时机。
早晨可能更强列一些,但那已是强弩之末,太阳一出来,天气一变,它就坚持不了多久,而现在,他是刚刚开始,正是起蒙阶段,所以显的很强势,也很猛烈。
吴江龙可没心思琢磨这些事,他要的是良好视线。
此前,吴江龙一门心思都在如何打通山路,消灭眼前这些越军身上。正是他没这么考虑,所以才遇到了这种现像。
大自然像来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管你人想干什么,他就是干自己的。要不,《易经》中怎么会有“天尊地卑,乾坤定已;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已。”这几句。也就是说,一切的一切都是定好了的,就是人想要改变自然,那也的顺着来,先适应他的性,才能一点点地改造好,最终能适合人在自然条件下活动,否则,早晚也得受到自然的惩罚。
雾气来了,吴江龙什么都看不到了,如果此时就这么等,也不是不可以,自己一点危险都没有。
他是没危险了,可洪志他们呢!没有了吴江龙的外围支援,就等于少了一条胳膊,瞎了一只眼睛。
只管在房间内折腾,外面被人包围怎么办?吴江龙的作用就在这里发挥。可是,吴江龙的优势没了。
现在出现的就是这种情形,如果吴江龙的视线不被阻断,外面的这几个越军也不会轻而易举地就来到了门口。
远处是什么都看不到,可近处还行。即使被雾遮住了,如果定睛一看还能分辩出人形。既然能分辩出人形,那也就能确定方位,是自己人就留着,是敌人就开火。
洪志他们几个人这一出屋,刚好与越军打了个照面。
楞边那佳最先急了,这么近的距离与越军碰上,那就是你死我活,谁先开火谁就占有先机。
楞边那佳根本就来不及回头问问洪志和焦团长,要不要打,还是躲回屋内。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处理这个问题的时间。楞边那佳最先出的屋,走的又是最远,所以他最先接触到了越军。
又应了那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
楞边那佳可顾不得那么多了,照着前面的黑影子开火,一扣板机就是一个点射。
难道说楞边那佳就这么莽撞不成,万一是自己人怎么办,岂不是干掉了友军吗?
不会的,楞边那佳还没那么笨。
现在是真人战斗,可不是玩游戏,错了重来,真要是把自己同志打死了,人是不能复生的,那他就犯了一个大错误,非常严重的错误。即使上级不处分,那他自己也的良心亏欠一辈子。
楞边那佳参加部队好多年了,又整日地在森林内与越军周旋,什么情况没见到过!一些自然情况下,这种情形也不会是猛然出现的,所以,他有这方面的判断力,百分之百都不会错。一是从越军走路的情形中他能看的出来,他们的行动与柬军不同,就是那弯腰也有讲究。二是越军语言与柬军不同,哪怕是轻微的哼那么一两句呢!更何况,越军喜欢叽哩哇啦,再神秘的行动中,总有一两个表示吧!哪怕是稍微的都可能,都要显现出暴露的端倪。
这一次也是如此。而且,楞边那佳清楚自己的人在干什么,在什么位置。所以,他一眼就能分辩出,现在过来的是越军无疑,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开枪了。
不开枪也不成,因为此时的这几个越军已经知道眼前的是什么人,只是还不能百分之百的确定,也不知道这里边有没有他们自己的人,所以没有冒然开火,这就给楞边那佳创造了先机,否则,现在死的不定是谁呢!
随着楞边那佳扣动板机,枪声一响,也就证明他们的这次行动不再是偷袭,而将是一场攻坚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