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怏怏不乐,掀开帐帘,转身抬头西望,太阳落到了山崦里,只剩下一轮光晕。四周,夜幕像一张大网,徐徐垂下。
军士们已经等不及埋锅造饭,草草的吃点干粮,横七竖八躺了下来。
不一会,营帐中已经响起了沉沉的鼾声,轮班值守的军士困意十足,哈欠连天,机械式的举着枪,无力的挪动着脚步。
天黑透了,巨大的乌黑的帷幕罩在上空,加重了帐中人的睡意。然而,二十几里外,一匹匹战马排列好阵势,一个个训练有素的精骑正瞪大眼睛,望着西北方向,等待着最佳时机。
他们是猛兽,在耐心的等待,等到子时左右,那是猎物们睡得最为酣沉的时刻,是最疲软无力的时刻,也是他们张牙舞爪的时刻。
二十里外的卧虎岗,三千鲜卑精骑已经等待了近十个时辰,他们斩杀了留守的芒砀山弟兄,就一直委屈的缩在岗上,窥探着北边的情势。
领兵的正是燕王世子慕容俊!
燕王三子一女,个个擅长骑射,比起羯族的石氏,鲜卑人马背上的功夫更胜一筹。
他们至今还是以游牧为生,不像赵人已经建立王朝政权,住进了豪华的宫殿,只有少数落后偏僻的部族还住在帐篷毡房里。
自鲜卑人被石勒征服,纳入赵人的政权后,为拉拢慕容氏,大赵天王石勒封慕容俊父亲为燕王,鲜卑大都督,属于半统一半独立状态,仍有对鲜卑族的自主权。
但是,鲜卑人须向朝廷纳质,因而,燕王将一子一女送到临漳作为人质。包括苻氏,还有姚氏等异族同样如此。
石虎与石勒不同,一向排斥其他异族,认为那些异族心怀二志,迫不得已才臣服。一旦石氏衰弱,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脱离,甚至还会落井下石。
他以为,这样表面上的统一,还是不要为好,索性把异族的上层显贵人物一杀了之,把异族变为奴隶,彻底建立大一统的羯族赵国,但是这种愚见被石勒断然拒绝。
因而,几个异族王在临漳朝堂,同声反对石虎,和石弘程遐走得很近,更引起石虎的嫉恨。
此次征调鲜卑人伏击晋军,是石闵的计划。
燕王似乎窥出了石虎的用意,一再交代世子,当心石虎借刀杀人之计,不可中其圈套,不要正面卷入厮杀。
要见机行事,万不得已也不要涉险,鲜卑的骑士性命金贵,为石虎卖命太不值得。
所以,慕容俊也在等待时机,既要完成伏击任务,好打发石虎,不让他抓住把柄。又能保存实力,不让自己人有性命之虞!
二十几里路程,对鲜卑的战马而言,腾起四蹄楞个神的工夫就到了。
慕容俊弯刀一指,三千匹战马悄无声息,不紧不慢的向前跑着,接近中途忽然爆发,如暴风骤雨般凌厉,风卷残云般彻底,直奔王导的中军营帐而去。
“杀呀,杀呀!”
呐喊声惊醒了原本就没有入睡的王导,亲兵们大都在水獭川阵亡,但残剩的数十名亲兵还是迅速熄灭了灯火,拉着王导冲出了营帐,消失在夜幕中。
与此同时,鲜卑人的火箭也射中了营帐,很快燃起了大火。
三千人的喊杀声翻江倒海,声彻云霄。
晋人手忙脚乱,不知这喊杀声从何处想起,这帮伏兵从何而来,不是已经远离战场了吗?
燃烧的大火点亮了四处躲闪的军士,也为鲜卑人的箭矢指引着方向,很多军士身着单衣从被窝里爬起来,有的还赤着脚,稀里糊涂成为了箭下鬼!
鲜卑人正在大肆屠杀之时,一阵箭雨却从斜刺里射来,眨眼间,百余名鲜卑骑士从马上摔倒,有的被快速奔跑的战马拖在后面。
慕容俊一看情况不对,知道来了奇兵,自己已被对方盯上。但此时,离那宽敞高大的中军大帐很近了,猎物已在嘴边了,岂肯轻易放过。
“冲!”
片刻工夫,鲜卑铁蹄已冲破拱卫的营帐,抽出弯刀一路猛砍。刚刚从睡梦中逃出来的军士没来得及反应,已成为刀下的冤魂。
鲜卑人借着火光,寻找着主帅的身影。
凭着依稀的灯火,他们发现还没走远的一群兵士,正向远处移动。按照常理,败卒应该四散逃窜,而他们紧紧抱作一团。
没错,就是主帅王导。
晋军反应过来了,鲜卑人也被突然而来的奇兵冲散分隔,阵型散乱,只有慕容俊百余人冲破层层阻隔,冲向王导。
如果亲兵们此时四散逃走,那王导今夜必死无疑。但亲兵也有底线,主帅阵亡,自己要殉命,那还不如用血肉之躯阻挡敌人,至少今后朝廷会厚抚家人。
数十亲兵为王导围起人墙,这时,其他晋军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一切,纷纷向王导这边冲过来,封堵住鲜卑人前进的方向。
功败垂成,慕容俊看到已经没有机会,呼哨一声,拨转马头,冲出了营帐。麾下的骑士不再恋战,留下了数百余具尸体,跟着世子向东北撤退。
化为灰烬的中军大帐,满地的尸体,散落的兵器,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王导连遭败绩,惊魂未定,司马晞则惊慌失措,庆幸自己没有呆在大帐里,从而躲过一劫。
在漫长而又惊魂未定的等待中,天亮了!
——————————————————
东晋的衣冠豪族争斗进入白热化之时,本文的主人公正式披挂上阵,卷入到漩涡之中,后文越发精彩!感谢您的陪伴,希望您继续支持,投出推荐票,加收藏,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