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西都是很贵的,你看怎么办?咱们还要不要继续研究下去?”
“松哥,这样吧,你让我考虑一下。”
“好的。”
此后一个多小时,刘雨辰没有吭声,李松有点泄气:雨辰该不会是打退堂鼓了吧?
时间已是下午4点多,他不能再等了,得去医院换药呢。
他从医院刚回到家里,刘雨辰就发来一条信息:“松哥,你说过,在网上触摸衣服的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这得花多少钱啊?”
李松一愣:“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还没来得及研究呢。”
“那你能不能也给我报个价?”
“你真的想搞网上服装销售?”
“是啊,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否则只能走周围店铺的老路。”
“可是光‘特殊模具’就已经很贵了。”李松不得不提醒一下。
“这个问题我考虑过了了,新产品价格贵是难免的,但只要是大家真正需要的东西,总会有办法让价格降下来的,历史上的个人电脑、手机,不都是这样的嘛。”
“这倒也是。”李松承认刘雨辰的话有道理:网上购买服装,几乎人人都需要,因此,对“特殊模具”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松哥,你先不要管价格问题,只需要把你说的那种能让人‘网上触摸衣服’的装置做出来就行,这可是从0到1的壮举啊,意义非凡。”
李松听了浑身一震:从0到1看似只加了1,但却是质变。相比之下,从1到2乃至N,不管变化有多大,都只不过是量变,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网上触摸衣服”需要用到触觉的“数字化采样、回放”技术,这个技术是从“人体感官原理”一书中衍生出来的。这本书是系统后来赠送的,由于先前的“人工智能宝典”已经十分惊艳,让他产生了审美疲劳,因此对于“人体感官原理”,他远没有以前那么惊奇。
这么一来,他就没能充分体会到“网上触摸衣服”在技术上的开拓性意义,倒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刘雨辰,看得比他更清楚。
刘雨辰的话让李松深受鼓舞:“你说得对,不管怎么说,能把东西做出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松哥你这么想就对了,我等你消息。”
李松开始静下心来思考。
按照“人体感官原理”上的说法,当人触摸物体时,手指的神经末梢会产生神经脉冲,沿着神经系统传导到大脑,于是人就有了触觉。
触觉的采样,是运用仿生学的办法,制作出类似手指的装置,上面充满无数细小的传感器。当触摸物体时,会产生无数微电流,通过对这些微电流进行采样,就得到了接近人类触觉的数据。
而回放则是将无数微电机集中在一起,根据采样数据施放出微电流,作用在人的手指上,就可以让人在并没有真正触摸到物体的情况下,有了跟触摸时一样的感觉。
李松知道,这些传感器、微电机,采用现代纳米科技,是可以实现的。
其实这里头的关键在于:怎么进行采样,得到什么样的数据。
目前医学上对于触觉研究得不够清楚,无法加以回答,而“人体感官原理”则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才使得触觉的模拟变得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