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渐渐的升起,清晨的时候,正是对着高句丽大军攻城的方向。
阳光,对于视觉上的冲击,造成的影响,是无法忽略的。
虽然,这影响不会太大,但是,战场上,哪怕是再小的影响,都有可能影响到全局。
历史上,但凡总是能打胜仗的将领,便是可能利用起战场上点点滴滴的优势,这点点滴滴的优势,若是单个开看,或许,很多人会忽略不计,可若点点滴滴的优势累计起来,那便足以影响到战争的走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高句丽的大军还没有出现。
他占据了这个有利的位置,但是,作为防守方,他就只能被动的等待。
更重要的,战争的开启,取决于高句丽人。
现在,高句丽大军若是避过这个时间段,那么,他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西边,高句丽的大军没有出现,反而,东城门口,一支新罗的队伍出现了。
吩咐了一声,秦怀道走下了城墙。
远远的,一支新罗的数十人队伍,从长街上向着他的方向走来。
秦怀道依稀可以看到,在这支队伍的后面,数十匹战马随行。
“见过大唐晋国公,晋国公为我新罗安危,千里而来,女王陛下特命老臣带来诚挚的谢意!”
队伍最前方,一名年迈的新罗老臣拱手说道。
说着,身手一挥,后方,数十匹战马,在新罗军士的牵引下,走上前来。
“晋国公莫怪,经过先战,我新罗损失惨重,只余下王城中的守军守护着王城的安危,此番,只能带来一些粮草物资,军备器械,希望能够帮上忙!”
那新罗老臣有些歉意的说道。
说到这里,在那大臣的身后,女侍队伍中,一名年轻的女子,面庞上还有些许不忿。
此前,新罗王宫中。
她便是提议将王城中的护卫抽调出来,同唐军一道对抗高句丽大军。
可是,提议刚出来,便被以金春秋,金庚信为首的武将集团阻挠了下来。
理由很简单,新罗经过此番大难,城中人心惶惶,若是将这支护卫军抽调出来,王城中一旦发生变故,没有相应的守护力量,恐遭逢大难。
这说辞,自然引得善德女王和朝中大臣的同意。
毕竟,在这个王权至上的社会里,当政者,首先要考虑的,还是手中的权利。
“新罗既然甘愿向我大唐称臣,我大唐义不容辞,秦怀道在这里,谢过女王陛下。”
秦怀道淡然一笑,朗声说道。
这番话说的,不可谓不精妙。
首先,将新罗当初向大唐求援的时候,承诺过的事情提到了明面上。
他率领唐军来到这里,不是作为盟友前来相助的,而是,这是新罗向大唐臣服换来的。
不亢不卑的话语出口,那新罗老臣的面庞上,显露出一抹尴尬之色。
当初,他们在百济的进攻下,节节败退,高句丽的冷漠相对,无奈之下,只得向大唐称臣,来换取己方的安宁。
这等事情,他们心中是有些屈辱的,但是,形势所迫,没有选择的余地。
而今,秦怀道当面将这件事情提出来,就像是将他们心中的伤口翻出来一样,可想而知,他们的心情如何。
当然了,秦怀道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心中也是沉思熟虑过的。
新罗队伍中,那年轻的女子,,目光落在秦怀道的身上,那双美眸之中,一抹异色一闪而过。
源于心中的好奇,她乔装打扮,化作随军的女侍,一同前来。
当第一眼看到秦怀道的时候,她是忍不住有些惊讶的。
这位声名显赫的大唐晋国公,要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年轻几分。
那和煦的面庞上,淡淡的笑意,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位儒雅的谦谦君子。
她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如何能够闯下那泼天的战绩,让周边各国,谈之色变。
可当秦怀道那霸道的话语出口,她的心中,似乎有了几分明悟。
时间不长。
新罗队伍送来的粮草物资,被唐军卸下收了起来。
不少的军备,直接分发了下去。
秦怀道行走在各处,不断的指挥着。
这个时候,那年轻的女子,走了上来。
“晋国公对于此战,可有把握?”
走到秦怀道的身旁,那女子轻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