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长安风云起
“驸马都尉秦怀道接旨,驸马都尉秦怀道远略西域.
克定吐蕃,功比开疆,其定国安邦之才特封秦怀道为泾国公!”
静!落针可闻!高阳和陆烟儿都快听傻了,使劲的支棱着耳朵.
不会做梦吧他们试图想过李世民会给予自家相公封赏.
毕竟秦怀道在吐蕃的作用太大了.
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直接就封国公了啊!国公啊!这是世袭!何等荣耀如今大唐的国公才几个那些人,哪个不是原秦王府的功臣而秦怀道怎么可能就这么被封为国公了如梦如幻!就连秦怀道自己都不太相信,他笑呵呵的道:“老王,你莫闹!”
老王太监板着脸道:“圣旨还没说完!”
“封高阳和陆烟儿公主,并列一品诰命夫人”
尼玛!这封赏出来,两个女人眼珠出来了!这是何等荣耀!大唐不缺国公,可是一品诰命又个也只有程咬金他们几个权贵的妇人,才能享受这份荣誉啊!三人3这一下子确定了,李世民这赏了!乖乖!这是何等的荣耀啊!这一下子.
整个秦府要爆炸了!一家子人全部聚集在院落内,喜气洋洋的谢主隆恩.
这边的盛况暂且不提.
另一边.
秦怀道都还没进宫和李世民商议.
李世民就已经做好了决定.
他想了很久,始终决定还是要敲打敲打侯君集.
对于李靖,李世民不需要敲打.
前面李靖的表现来看,足以说明李靖是一个识抬举的人!但侯君集不同.
上次他攻克六诏.
李世民捉拿他进大理寺.
本以为侯君集会反省,可并没有!公功高震主啊!如此一来,李世民怎能安心.
故此,趁着侯君集返回京师之前,李二陛下还是决定敲打一下侯君集.
他想了很久,才对一旁太监道:“去接侯君集!”
长安城西面延平门外,徐徐行来一支骑兵.
骑兵大约二百余人,为首之人四十多岁年纪,浑身披甲,颌下青须半尺,面色沉静,双目如电.
离延平门尚距五里时,此人忽然单臂高举,喝道:“下马,,步行!”
二百余人一声不吭下了马,牵着马儿朝城门踯躅而行.
寒风裹挟着雪片漫天飞舞,风刺骨,雪亦刺骨.
一行人走到城门外时,赫然发觉城门正中伫立着一位中年宦官,身着绛紫长袍,头戴黑色笼纱帽,神情冷漠地盯着徐徐行来的二百余骑,肩头和纱帽上堆积着厚厚的白雪,显然已等候多时.
见众人走近,宦官扬声道:“有旨意,陈国公,陈州刺史,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跪聆.”
为首之人正是从西域班师回朝的侯君集,领军回到关中道后,便下令兵马驻扎长安城百里外,而他则领着二百亲卫回长安.
见宦官扬声高喝,侯君集和身后的二百亲卫二话不说便跪在冰冷刺骨的雪地里.
“臣,侯君集接旨.”
宦官满意地点点头,停顿片刻,吐气开声道:“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奉诏西征,横扫西域,扬我大唐国威.
甚:善!然,西征府兵军纪糜烂,暴戾成性,征伐高昌不臣之时竟悍然屠城.
杀戮都城百姓三日不绝,终致高昌都城赤血遍地,百里不闻人声,此残虐之举,败我大唐声名.
毁我上国清誉,主帅侯君集当领全责,担治军无方之罪,另查,我西征军屠高昌都城时,侯君集令亲卫数百封闭高昌王宫,废其宫室,破五,其国库,大肆敛财以肥己,恶劣行径尤令朕心寒.
着令撤去侯君集大总管之职,除甲卸盔,剥去官衣,拿入大理寺严加查问!”
宦官宣完圣旨,侯君集身后的二百亲卫忽然挺直了身子,空气中顿时杀气弥漫.
宦官大惊,吓得急退三步,指着沉默不语的侯君集颤声喝道:“侯君集,尔欲违旨造反不成”
侯君集扭头朝亲卫恶狠狠扫了一眼,然后以头触地.
伏首大声道:“臣,侯君集辜负圣恩,愧对陛下,臣愿领罪.”
宦官惊魂方定.
阴沉地看了他一眼,挥了挥手,阴暗的城门甬道内忽然出现一队1羽林禁卫,上前将侯君集的铠甲头盔卸去,又剥掉了里面穿着的紫色官袍,再给他戴上一副镣铐.
一行人押着侯君集进了城.侯君集的事,可谓一时间激起千层浪.
所有人都在聚焦和讨论侯君集.
他究竟有没有罪过!朝廷上,街肆上随处可见这种炙热的讨论声.
此时的侯君集,双目已然冷然.
如此朝廷,如此陛下他不在犹豫了!
侯君集是个悲催的人.
当时从剑南六诏回来的时候,李二陛下就捉拿过一次.
可那次之后,李二陛下似乎没有从侯君集身上看到一点悔过之心.
同样是人.
当初李靖灭掉东突厥,李世民也缉拿过李靖.
可李靖怎么做的胆战心惊啊!甚至辞去官职,不敢和官场人交流.
李靖不傻,他那么畏首畏尾为了什么还不是怕功高震主么有了李靖这前车之鉴,你侯君集难倒还不能学到什么可他没有!嗯.
当时李世民也没有理由罢黜侯君集.
后面的事便也不了了之.
又加上此次攻打高昌.
李二陛下也需要马前卒.
于是就又一次令侯君集挂帅.
这次侯君集更猛,直接干掉了一个国家.
按理说这种功劳是很大的.
可偏偏这家伙干起了屠城的事.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如果他足够聪明,就知道这一次,李二陛下还是在敲打他.
这是李二陛下第二次给他机会.
就差没明摆着说:老侯啊,你功劳太高了,不能这样,要么你歇息几年可侯君集不理解啊!侯君集被拿问的消息很快传扬开来.
朝野和市井皆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争论的焦点在于侯君集到底该不该被问罪.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侯君集及西征大军高昌屠城的行径严重挑战着大唐臣民的价值观.
有的坚持认为侯君集无罪,因为高昌国失臣礼在先,两军对垒便是战争,战争从来都是残酷无情的,青史里面提一句“某某破城,斩首多少级”
等等,所谓的“破城”
,破五,的不是敌人的城墙,而是屠杀,而所谓的“斩首”
,斩的也不一定是敌人的军队将士,里面或许大部分都是百姓,大唐立国开始,李靖李绩程咬金这些名将谁没有破过城唐军攻占敌人城池后,谁没有默许过军队屠城甚至抢掠大家都干过这样的事,为何偏只侯君集因此而下狱问罪所以,侯君集入狱的消息传开后,长安城内不服者,异议者至少占了半数.
这是个民族自信心无比强大的年代,无论大臣还是百姓,对唐军的战斗力几乎已是盲目到病态般的信任,民族自信心一旦膨胀,渐渐就会变了味,变得:自负,不可一世,渐生骄纵.
高昌是异国,是敌国,对大唐失了臣礼,甚至举兵攻打过大唐的西州,蛮夷小邦犯我在先,我大唐顺应天命,王师征西,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攻破敌人的都城,杀了一些敌国的百姓,有什么问题胜利者有权处置自己的战品,高昌都城里的任何是唐军的战利品,从金银财宝到百姓,自动沦为大唐所有,我处的战利品有什么不对朝堂民间吵吵嚷嚷,因侯君集入狱一事闹翻了天.
秦府.
程处默笑着把侯君集入狱一事当成趣闻告诉秦怀道,秦怀道的神情有些沉重.
“争来争去,最终决定侯君集有罪与否的人,终究还是陛下.”
秦怀道叹息摇头.
“陛下会治侯大将军的罪吗”
秦怀道点头道:“陛下的心思,无人能懂,但我知道!”
程处默顿时身子绷直,一派受教的样子,道:“你说说看!”
秦怀道道:“陛下这是在立威啊!”
“侯君集的功劳太大,不给个下马威,民间服他侯君集的人,万一多过陛下,这怎么办”
程处默若有所思,良久后,胆战心惊的道:“卧槽,!那陛下会不会捉拿我”
尼玛!秦怀道一脚给程处默踹飞了!就你这吊毛,够格吗你能入李二陛下的眼吗说出这话,你他妈不害臊吗毕竟一起经历过生死的兄弟,秦怀道和程处默的感情还是极好的.
这次也权当是给程处默个敲打,他对程处默道:“关于侯君集的事,无论是谁,都不能参合!”
“俺爹也告诉俺了,你和俺爹说的一样!”
秦怀道叹口气道:“精,还是程叔叔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