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嗯,应该是要凉了.”
“操!死了也不死在这群畜生刀下.”
“怎么说”
“来,你先捅我,等我死了,我再捅你!”
“好咧!”
程处默刚要扬起刀:“不对啊,你死了,怎么捅我”
“……”
轰,轰,轰!大地突然颤抖起来.
秦怀道和程处默疲惫的抬起眼眸.
一盏崭新的大唐龙旗,急速朝这边冲来“孽畜!李世民,快来救我!”
秦怀道朗声爆喝,也不管会不会失礼!飞卢提醒您:读书三件事收藏,
还是解释下哈
当初在吐谷浑一敌万,那个时候是猛.
可那个时候没有办法呀,很多人不愿意看,订阅掉下去的又猛.
我那个时候没办法,无奈改了主线,草草结束了那一卷.
但现在回顾去看,那段剧情其实特不合理,太玄幻了点.
现在这样子看起来才正常点,像个人.
真的很抱歉.
就在秦怀道和程处默陷入绝望之际,大地突然颤抖起来!两人侧目.
很快,城外西北角出现了人影,首先出现的是一面旗,一面黄色的,代表大唐皇帝陛下的龙旗,旗帜扛在为首的骑兵肩上,紧接着从沙丘背面冒出更多的骑兵,一个两个三个3,最后一片,又一片,足足数万人.
涓滴汇海,风云突变!近五万骑兵迅速在吐蕃城外西北角集结,列阵,随着将领一声令下,骑兵策马疾驰而出,闪电般向吐蕃联军掩杀而去.
与吐蕃骑兵的战法大致相同,这支骑兵也是在疾驰之中迅速变阵,一股化为两股,然后拨马改向,一左一右并驾而驰,飞快向敌军左右侧翼斜插而去,像两柄出鞘的利刃,直插敌人腰肋.
敌人中军顿时乱了套,慌乱中匆忙结阵防御,并且收缩侧翼.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冲锋在前列,见敌军变阵,二人骑在马上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各自拨马分流,两股骑兵仍旧朝左右:穿插而去.
吐蕃城头一片寂静,秦怀道仍坐在垛口,静静地看着这支凶悍骑兵的凶悍冲锋,静静看着敌军惊惶失措地仓促结阵抵抗,战场的喧嚣吵闹似乎已听不见了,浑身的力气也消失了,那一杆染满鲜血的长枪在他身后,雪亮的枪尖顶在地上,另一头却撑住秦怀道的后背.
“杀!”
随着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的爆喝.
唐军急速朝吐蕃联军杀来.
随后.
李世民赫然出现在后方,越来越快“贤婿!朕来救你!”
李世民看到吐蕃王城下,那横七竖八躺着的尸体.
虎目泛泪.
吐蕃王城依旧紧闭.
吐蕃人还没有夺回王城.
只要他们没进去,李世民就好打!一旦他们进去了,就意味着这又是一场攻坚战.
这是两个概念.
从这个方面来看,秦怀道和这一千兵力,给李世民甚至给大唐将士挽救了不计其数的性命!当李世民看到秦怀道和程处默两人,眼眶逐渐湿润.
这是英雄!都是英雄!“杀!”
李世民爆喝!程咬金爆喝道:“小兔崽子,莫要装死,起来杀敌!”
程处默:“……”
你妹啊!老子哪里还有力气杀你妹!坑儿子呢吧!尉迟敬德憨笑道:“老妖精,莫要胡扯,赶快杀过去,不然你儿子也要凉了!”
“该死的吐蕃狗,还士之命来!”
“杀,杀,杀!”
分兵两处,如同两柄锋利的匕首,狠狠插向敌军的侧翼,吐蕃将领见状,下令紧急收缩两翼,中军.
结阵防御.
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了,李世民这支队伍士气高昂,无论体力和士气皆处于巅峰,况且大唐府兵在这个年代几乎已是无敌
天下的存在,以少击多更是他们的强项.
敌军侧翼收缩没来得及完成,程咬金和尉迟敬德已领兵插入了敌阵中,然后,便是无数逃窜,杀戮.
惨嚎,以及人仰马翻,一阵厮杀过后,唐军破阵,侧翼败退,中军.
已乱.
战事已没有了悬念,程咬金和尉迟敬德领兵分别在敌军左右侧翼狠狠捅了一刀,这一刀插得够深.
直接穿过侧翼,二人在敌人中军后方会合.
然后两支兵马合为一支,像一支离弦的利箭,朝中军阵狠狠射去.
当第一个联军士兵受不了这巨大的恐惧刺激,扔下兵器抱头朝西面逃窜时,这场战事的结局已定,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
如同瘟疫般迅速传染至全军,很快,数百数千敌军扔下兵器跑了,有的见跑不掉,索性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双膝跪地.
双手摊开匍匐于地,标准的投降姿势,等待唐军接收.
从程咬金和尉迟敬德领着援军从吐蕃王城的西北角出现,再到后来的冲锋,包抄侧翼,直插中军.
,到最后西域联军兵败从头到尾战事便呈一面倒的趋势,援军毫无悬念地冲破了敌人的中军.
,一路高歌猛进.
当然,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当吐蕃人看到这支唐军出现.
他们就知道东线战场发生了什么!松赞干布完了!吐蕃完了!这一刻,吐蕃士气低迷,无人敢继续还手.
李世民也是狠辣,爆喝道:“杀!”
尽管敌人已然投降,但李世民似乎并不打算放过他们.
他带了十万大军,如今被这群吐蕃人杀的只有五万.
那五万大唐儿郎,将永远埋在了这片土地.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李世民要做这些.
替大唐死去的将士讨回个公道来!同时,李世民也在给其余番邦下马威!让他们看看,反抗大唐的后果!当然,吐蕃人其实也没反抗大唐.
但是不重要了,李世民要这份丰功伟绩.
他要做历史王朝帝王第一人!他要揽下一切功劳,去成就他天可汗的威名!听到李世民的命令后.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乃至这五万军队,根本没有丝毫含糊.
追着这群吐蕃人就开始厮杀起来.
与此同时.
李世民已经带着亲兵急速靠近秦怀道和程处默的面前.
两人望着李世民然后,呼呼大睡起来.
累了.
太累了!已经杀到精疲力尽!两个人眼皮子都懒得抬一下.
之前要不是靠着意志力去支撑,两人早就倒下了.
李世民看的直心疼,对亲兵爆喝道:“愣着干什么抬回去,抬到王城,休息!”
与此同时,大唐府兵已然挺进吐蕃王城.
王城城头,一片片大唐龙旗,被高高树立起来.
贞观十五年,秋十月初六!吐蕃,亡国!
寒冬腊月.
在去往京师的官道上,举步维艰.
主要是关中已经下起了雪.
雪花越来越大.
令这一支行走的不对愈加艰难.
可即便如此,这支部队内,每个人都带着无比兴奋.
你仔细看去,这支军队,随处可见伤残.
有断了手的,有缺了脚的.
不过无所谓,这群人脸上还带着无所谓的笑容.
甚至从他们的笑容中,你还能看到几分激动秦怀道和李世民几人并肩行走在官道最前方.
“秦怀道!当初你骂朕是孽畜是吧”
秦怀道想了想,赶紧摇头否认,“岳父陛下莫闹,这种禽兽行径,我怎么能说出口”
李世民冷声道:“可在吐蕃王城外,朕明明听到有人在喊朕孽畜”
“不是还有其他人”
秦怀道想了想,咽了咽口水开口.
妈的,这是要秋后算账吗卑鄙,!李世民仰天长啸道:“一千人全部战死,现场,,除了你,就是程处默!”
秦怀道笃定点头道:“陛下说的不错,小婿也记起来了,就是程处默说的,他该死啊!”
李世民冷哼道:“休要将罪名搭给别人!”
“哦.”
吐蕃在十月份被大唐破城亡国.
如今李世民在吐蕃经营了两个月,已然将那边经营的井井有条.
在贞观十五年年底,李世民这才带着大军回京师长安.
与此同时,他也调令李靖和侯君集的大军折返回长安.
三线全胜,无上荣耀!天可汗陛下李世民,现在整个人都觉得轻飘飘的.
这是飞一样的感觉!太激动了!这功劳,这丰功伟绩,试问,古往今来,谁敢比拟谁能做到谁!除了他李世民,还有没有第二个人从今天开始,他李世民就是历史第一人了啊!如何能不激动长安万民等待着这支王师回京.
届时,这群军兵,将接受最高的荣耀!万民拥戴!所以,这群军兵又如何能不兴奋此时再说长安.
经过半年的执政.
李承乾和李泰的矛盾越来越大.
李承乾每每批阅的奏章,李泰都会严苛要求,基本上是属于能退的,全给李承乾驳回.
如此一来.
两兄弟算是彻底决裂.
而李承乾自然也不会在朝事上多他现在,所有的重心,都在巩固自己在朝廷的关系趁着李世民离开的这段时间.
李承乾又拉拢了许多了自己的阵营.
现在看来,李承乾的阵营越来越大.
以长孙无忌,侯君集为首,还有李安俨,杜荷杜如晦之子,赵节长广公主之子等人为辅.
他更是买通了禁军内的许多人.
可以说,无论朝政和禁军,都有他李承乾的人.
现在,他只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如果届时李世民不立他为太子.
他将长矛相向,直指李世民.
当年父皇也是这样登基大宝的.
他可以,为什么自己就不可以贞观十五年低,李世民三线大军回京.
李承乾听闻后,整个人脸上划过一抹狠辣.
为什么,为什么父皇没有死!这种情况下,居然还能活着回来!简直可恶!无奈之下,李承乾也只能摔着长安众高官以及百姓,所有人汇聚在朱雀门城前,静静的等候着李世民的大军归来.
与此同时.
秦府.
这半年来,秦府倒是绝对的安全,并没有出什么太大的变故.
就是两个娘子很担忧秦怀道.
半年来,他们不知拖了多少人打探秦怀道的消息.
可总是石沉大海.
实际上,李世民那边已经收到高阳的来信.
只是当时秦怀道独在吐蕃王城,生死未知.
李世民不敢给高阳回信.
这一来二2去的,李世民也干脆就没有写信回来,直到今天.
高阳和陆烟儿听到李世民大军已然要抵达长安.
两个女人心中又是担忧,又是害怕.
怀揣着战战兢兢的心,两个人抱着小十一,带着李家所有家将,焦急来到朱雀城头.
再说李泰.
李泰心思终究活跃.
当李承乾摔着大臣和百姓去迎接李世民的时候.
他却独自一人来到了太常寺.
找到一群歌姬和舞者,带着他们也在长安朱雀街上站定.
长安官道上.
李世民的大军越来越近.
近乡情更怯,现在被这群军队演绎的淋漓尽致.
远远看到那巍峨的长安城.
好些个将士已然泪染战袍.
多少个同袍埋在了那方战场.
多少人回不来了.
能回来,能重新踏上这片故土,这种复杂的心情,无人敢理解.
越是靠近长安,哭泣声就越大.
他们需要发泄情绪.
李世民也没有制止他们.
现在对他们来说,军容已经不重要了啊!太想念家乡了!雪花越来越大.
长安城头密密麻麻的百姓,已然可以看见.
李世民心头也泛着酸.
近了,更近了.
大军抵达长安朱雀门外五百步,突然驻足.
朱雀门缓缓打开.
一个披着貂皮的女子,,眼中噙泪,迈着坚定的步伐,渐渐出城门.
“臣!长孙无垢,恭迎陛下凯旋归来!”
长孙皇后看着前方战马上的李世民,已然哭成泪人.
这种情景,即便战场上夺取江山,定下乾坤的伟大帝王李世民都忍不住动容.
他虎目泛泪,翻身下马.
遥望着长安城,顿生豪迈!借着秦怀道的话装逼的爆喝道:“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是的,秦怀道只把上阕告知了天可汗陛下.
至于下阕当然不能说!
翌日一早,皇宫早早来人了“驸马都尉,高阳公主,陆烟儿接旨!”
这是秦怀道回长安的第二天.
还没来得及好好睡个觉.
就被老王太监给吵醒.
秦怀道十分不悦,懒洋洋的出门,看到老王太监,有种:想弄死他的冲动.
老王太监舔着脸,看着秦怀道.
他哪里不知道秦驸马的不悦,赶忙道:“秦驸马,你莫要生气,千万莫要生气,老奴此次前来,带来好消息的.”
秦怀道这才反应过来,这老东西似乎是带着圣旨来的.
毕竟是岳父陛下的执意,还是要给点面子的.
想及此,秦怀道点头道:“那成吧.”
老王太监一脸尴尬的道:“秦驸马,这圣旨,是要高阳公主和陆烟儿公主一同接旨的呀!”
“你烦不烦!”
老王太监:“……”
不多时,高阳和陆烟儿才姗姗来迟.
老王太监擦了擦额头的汗.
尼玛啊,祖宗们,你们终于来了,老奴都快吓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