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岳在前世今生,从来都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人。
但形势所迫,不得不走上辅佐父亲,总揽朝政的路子。
只是初次接触朝政难免会感到力不从心。
还好内外军队都掌握在杨府手里,倒也不用担心宵小跳出来作乱,让他可以放手施为。
朝臣也逐渐习惯了,议政时杨虎城默不作声,一切政务皆由杨岳做主的事实。
因为一切从简,赵王的册封,丞相以及六部官员的任命,在两天之内,尽皆办妥,并且昭告天下。
皇宫政事堂内。
杨岳坐在父亲侧方,下首坐着的便是丞相和各部主官,稍后一些则是各部的书记官。
先是丞相发问:“杨雄将军已经率军前往江左,乱局不日平定,但平叛之后,乱军如何处置,还需尽快做出决定。”
“何不将这十万人也送至紫晨星。”
“矿工每年征集三万人即可,紫晨星以势压人,我等不得不从之,否则焉有将自己治下子民往外送的道理?”杨岳见不少人支持将人送走,赶紧出言反对。
“赤河堤坝正需全面修整,不如将乱军充作苦役。”工部尚书给出意见。
“将乱军充作苦役,只怕两个月后,几十万筑堤民工都会变为乱军。”杨岳当然更不会采纳,接着说道:“乱军大多数是衣食着的平民,不知民部尚书有何对策。”
尚书沉默半响,用衣袖擦了擦不存在的汗:“除了充作苦役,臣暂时想不到别的法子……或许,可以充军,?”
“不可,如今战事基本平息,怎能再次扩军?”督察御史傅征已经出言反对。
“既然都想不出别的法子,就先听听我的吧。”杨岳叫停了朝臣的争吵,“江左设立屯田官,将荒地或连续三年抛荒的土地,收归国有,租赁给乱民和地农民耕种。屯田官具体设置、农民分成、耕作工具的筹备,户部需要在七日内做出规划,交由丞相审核。”
书记官奋笔疾书,丞相等人对视几眼,尽皆领命。
但从现代社会回到古典时期的杨岳,听惯了土地兼并的故事,又怎么会不做防备。
“由督查院派出监察御史前往江左,组建江左都察院,监察御史与江左巡抚平级,但不参与政务,只负责监察官员和其施政情况。”
“都察院不再向丞相汇报工作,只向皇帝负责。督察御史提为从一品,由皇帝任命。”
心中暗喜,并筹划着怎么从屯田制中捞取好处的一些官员,瞬间目瞪口呆,想要反对,又不知如何开口。
督察御史傅征则大喜过望,“三公子,都察院必将唯命是从。”
“傅御史也别高兴太早,虽说督查制势在必行,但是缓是急,还得看都察院在江左的成效。”
傅征又岂会不知道重点还是屯田制的推行,恨不得亲自前往江左,“三公子放心,有敢破坏国政者,都察院定当严查。”
既然提出了督查制度,杨岳索性将官员考核制度一并推出,将细节与众臣一一探讨。
千头万绪之下,即使杨岳也是头晕脑胀。
好不容易散了朝议,杨岳寻了空闲,又抓紧时间开始修炼练体术。
打坐了将近一个时辰,又前往皇城卫队的操练场继续炼体。
卫队中有不少杨府护卫,见了杨岳纷纷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