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的大殿依旧巍峨壮丽,祥云环绕的立柱庄严耸立,小皇帝刘安却坐立难安。
不过他没有动,强迫着自己稳稳地坐在御座上。
也记不起这是第几次了。
从南下平叛的军队半途而返,回到京城的第二天起,所谓的朝议彻底变成了演戏。
虽然年幼,但他清楚地知道,从京南响彻天地的呼啸过后,李嵩黄袍加身,一切都已经变了。
下方的群臣或气势凌人,或狡诈诡谲。
“丞相多年呕心沥血,助越国熬过百国混战,后又赢得四国之战,可谓功勋卓著。”
“先帝视其为肱骨大臣,将国家大事皆托付于丞相,自己却耽于享乐,求仙问道。”
“越国能定鼎中原,丞相当居首功。”
“钦天监已经观测到,紫微星暗淡光,此乃上天在告知下界,皇室失德,民心背离。”
“西域干涸百年的大泽,重现涌泉,当地有古言,此乃圣人降临天下。”
“天下本就有德者居之,德者失之,还有什么能比丞相终结乱世更有德行?”
他们旁敲侧击、夸夸其谈,企图挑拨小皇帝的心神,使他陷入混乱和迷茫。
小皇帝开始还会反驳他们。
他说,丞相起于微末,被先皇简拔而受大任。
他说,平息各国战乱,奋勇杀敌的诸位将士应居首功。
他说,越国崛起四战之地,先皇、良将、贤臣缺一不可。
但他势单力薄,一开口便被满朝臣子批驳,被逼得瑟瑟发抖,他的光芒渐渐黯淡,眼神中弥漫着尽的绝望。
他感到自己力回天,法抵挡这些贪狼般的权臣们。
紧紧握住手中的龙袍,定定地注视着权臣们。
脑海里突然想起一个身影。
那个时候自己刚刚开始读书,尚书房的老师或者平庸,或者只想攀附太子,被走马观花般地换掉。
直到那个叫林远清的老师,他不苟言笑,但对哥哥和自己一视同仁。
除了会耐心地教他们各种典籍,还会教他们为人、为君的各种道义、规则。
也会夸他小小年纪写的字已经不了,当然不小心写还会被打手板。还会告诉他,国家初定,要辅佐自己的哥哥治理国家。
刘安很开心,他不再是那个常常被人忽略,可有可的小皇子。
然而,紧接着父皇暴毙,哥哥刘善登基。
没过多久,林远清便被哥哥处死。
刘安哭着闯进哥哥的宫殿,质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然后被赶了出来。
那个时候刘安孤独地走在皇宫中,一如今日,不过现在的他已经不再哭了。
只不过面对满朝心怀叵测的大臣,又能怎么做呢。
回到书房,李安下意识地问道:“大伴,你说短短几年,朝堂怎么就都是些逆臣贼子了?”
阴影里站着的宦官,淡淡回道:“皇上,有奸臣当然也有忠臣。”
刘安静静沉思着。
“亲贤臣远小人。”
老师也讲过类似的话。
那么,当满朝都被趋炎附势之人占据,被排挤的自然多是忠臣。
刘安解下头上的发带,取了一只狼毫小笔,开始静静撰写。
片刻之后,看着发带上的墨水干涸定型,将其折起。
“大伴,趁现在城门还没关,你亲自跑一趟,到牛首山将此物送给杨虎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