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正午,阳光正当头,晒出了些初春少有的暖意。
赵老三的妻子已经做好了饭,却见女儿一直没有回家。
“这孩子咋还不回来?”
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站在院外,高声呼唤,“彤彤!彤彤!回家吃饭了!”
赵老三本是军中宿将,算是小有战功。
但十多年前,军中涌现大批炼体术将士,这些人武力高强,又精于战阵,屡立战功。
赵老三当然也有练习,只是在苦修数年后,炼体术却毫进展。
心灰意冷之下,索性从军中退出。
靠着累积的战功,和昔日一些退下来的同袍,一起在京城往北,靠近牛首山的一带,置办了田地。
娶了妻,又生了个小女儿,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一家人过个安康的日子还是可以的。
而且,赵老三秉性醇厚,乡里谁家都会有个难事,他也总是会伸出援手。
久而久之,在这十里八乡也攒下些好名声。
当然最让这个老汉欣慰的还是家里的小女儿了。
不仅极为聪慧,小小年纪就已经生的如花似玉,但凡见了的不交口称赞。
更是在听了杨家少年将军的故事后,缠着爹爹学了炼体术。
不同于赵老三毫资质,小姑娘很快就入门,练了第一层。
也正是如此,同龄中最壮的男孩子也打不过她,于是本就活泼的小姑娘顺利当上了这一带的孩子王。
刚从田间回到村口的赵老三,听到叫声,笑了笑,倒是不太担心,反正孩子们从来都是在村子里玩儿,最多跑到村口的小溪,那里水浅,也没有什么危险。
只是想着,这次确实回来晚了,她母亲要是再打她屁股,自己可不会拦着了。
哪知道回到家的赵老三,左等右等还是没见到女儿回来。
步履匆匆的跑到了村中那几家,女儿玩伴的家里。
这些孩子都说,上午玩了会儿就散了,然后便各自回家。
赵老三彻底慌了,沿着村路往外找,逢人便问有没有看到自家孩子。
一些吃过饭的也开始帮着找。
一路寻到村外,分出几个人沿着小溪,也没有找到孩子的踪迹。又碰到才从地头回来的老妇人,正背着小半篮子野菜,想着回家做饭吃。
“半晌前,倒是有个马车过去了。”老妇人被赵老三接济过,倒是很热心,
“该不会是拐子吧。”随行的人开始嚷嚷起来。
“应该不是,马车是从岔路往皇庄去了。哪有拐子敢往那边跑。”这边靠近牛首山,好少有外人路过,老妇人难得看到一辆马车,稍微关注了下去向。
赵老三急了,折返回家提上刀就往皇庄赶去。忧心忡忡的妻子本想跟上,被骂了回去。
以前军中的老将还有同村的丁壮,也纷纷提上刀或者拿上农具,一同前去助阵。
皇庄的韩管家,看着一群人气势汹汹冲了过来,赶忙命人关上大门,手忙脚乱地爬上围墙。
因为经常和村子里因为水源之类的事情打交道,管家已经认出了领头的人。
高喊道:“赵老三,你想干什么?”
虽说皇庄一方有皇室背景,管家当然也曾做一些仗势欺人的事情,奈何这边村民有许多军中退下来的,称得上是民风彪悍,两边便形成一种斗而不破的局面。
“韩管家,稍早前一辆皇庄的马车,从村子里把我家姑娘带走了。”一路赶来的赵老三已经稍微冷静了一些,见管家询问,直接开口想要套他的话,“你别否认,我们村的人亲眼看到马车进了皇庄。”